《傷寒六書》

明 陶華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傷寒發喘,有邪在表者,有邪在裏者,有水氣者。在表者,心腹濡而不堅,外證無汗,法當汗之。在裏者,心腹脹滿,外證有汗,法當下之。其水氣者,心下怔忡,是以有青龍湯之證。或注喘,汗出而喘,宜發之。雖然,喘特病之常也。其或直視譫語,汗出發潤,身汗如油,皆不可治。太陽病無汗而喘,麻黃湯陽明病,汗出,不惡寒短氣腹滿潮熱而喘,小承氣湯太陽陽明合病,喘而胸滿,不可下,宜麻黃湯誤下太陽,利不止,脈促,有汗而喘,葛根麻黃黃芩湯無汗而喘,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水氣喘咳,乃太陽汗後飲水多而水停心下小青龍湯麻黃,加杏仁小腹痛者,去麻黃,加茯苓。陰病喘促者,反陰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