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六書》

明 陶華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急下急溫論(與瑣言互看)

急下,急溫者,蓋病勢危篤,將有變也,非若常病可緩。如少陰口燥舌幹而渴,因邪熱內消腎水將絕,固當急下,以救腎家將絕之水。少陰病,自利純清水心下硬痛,口燥渴者,急下之。少陰病腹脹硬痛,或繞臍痛,不大便,土勝水也,急下之。陽明汗多熱盛,恐胃汁幹,急下以存津液陽明病腹滿痛,爲土實,急下之。熱病目不明,熱不止者,多死。目睛不明,腎水已竭,不能照物,則已危矣,急宜下之。五者俱大承氣湯少陰急溫有二證∶內寒已盛,陽和之氣欲絕,急溫之;少陰膈上有寒飲乾嘔,不可吐,急溫之,四逆湯。此急救之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