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蝸微音器電位

生物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ěr wō wēi yīn qì diàn wèi

2 英文參考

cochlearmicrophonics,CM

3 註解

1930年,韋弗(E.G.Wever)和佈雷(C.W.Bray)在貓身上做實驗。當聲音作用於耳時,可從圓窗引出一種與刺激的音波相似的電位變化。如將此電位引到擴音器上,即可複製刺激的聲音,因而認爲耳蝸有如一微音器,故稱此種電位爲耳蝸微音器電位。這種引起微音器電位效應,被稱之Wever-Bray效應。在圓窗上先後可記錄到兩種電位,一種爲微音器電位(CM),另一種爲耳蝸神經上的動作電位(N1、N2、N3)。

微音器電位的特點爲波形,頻率刺激聲波一致,強度可達1毫伏,其大小與基底膜的運動大小成直線關係,響應頻率可達每秒10000次以上,潛伏期小於0.1毫秒,無不應期,既無適應現象,也不發生疲勞。在寒冷、麻醉、甚至動物死亡後半小時內並不消失。在神經耳聾聽神經退化後,微音器電位仍存在。以上這些特點均不是神經衝動的屬性,而僅反映機械能轉變爲電能的特性。但後來又發現微音器電位是隨內、外淋巴離子濃度的改變而改變,並且在缺氧時大部分微音器電位消失,所以微音器電位包含兩種成分:一種爲物理性的,另一種爲生理性的。

耳蝸動作電位是一種負電位,出現在微音器電位之後,潛伏期爲0.6~1毫秒,當聲音位相改變時,微音器電位隨之而改變,但耳蝸神經動作電位並不改變。耳蝸神經動作電位爲一組電位,一般有二個主要的電位N1和N2,其後還常有小的電位N3耳蝸神經動作電位刺激的增強而增大(並非直線關係)。其成因很可能爲神經纖維興奮後產生的複合動作電位,其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表示被興奮神經纖維數目。耳蝸神經動作電位的發放頻率約在每秒3000次以內。

從上述特點來看,微音器電位耳蝸神經動作電位雖緊密相聯,但來源不同。微音器電位起源於毛細胞的表面,當引導電極越靠近毛細胞時,所記錄到的微音器電位越大。它的發生與蓋膜和毛細胞之間的相應位置移動有關。微音器電位是毛細胞接受聲波刺激而產生的感受器電位之一。此外還有總合電位,其閾值比微音器電位高,等微音器電位增大到一定程度時纔出現總合電位。總合電位也是毛細胞接受聲波刺激所產生的一種感受器電位。聽神經上的傳入衝動是由感受器電位(微音器電位和總合電位)所啓動的。在聽神經發生動作電位之前有興奮性突觸後電位產生。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