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骨骨折標準臨牀路徑(2016年版)

2016年版臨牀路徑 臨牀路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ráo gǔ gǔ zhé biāo zhǔn lín chuáng lù jìng (2016nián bǎn )

2 基本信息

橈骨骨折標準臨牀路徑(2016年版)》由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於2016年12月2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於實施有關病種臨牀路徑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6〕1315號)印發。

3 發佈通知

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於實施有關病種臨牀路徑的通知

國衛辦醫函〔2016〕131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爲進一步推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範診療行爲,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我委委中華醫學會組織專家制(修)訂了一批臨牀路徑;同時,對此前印發的有關臨牀路徑進行了整理。現將上述共1010個臨牀路徑一併在中華醫學會網站(網址http://www.cma.org.cn/kjps/jsgf/)發佈,供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參考使用。請各地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指導醫療機構結合實際,細化分支路徑並組織實施。同時,要落實以下要求,進一步提高臨牀路徑管理水平和實施效果。

一、推進臨牀路徑管理與醫療質控和績效考覈相結合

要充分發揮臨牀路徑作爲醫療質量控制與管理工具的作用,實施醫療服務全程管理,同時將臨牀路徑管理有關要求納入績效考覈管理,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

二、推進臨牀路徑管理與醫療服務費用調整相結合

要注重研究臨牀路徑實施後醫療服務的收費情況,科學測算相關疾病醫療費用,合理控制醫療費用,進一步減輕羣衆看病就醫負擔。

三、推進臨牀路徑管理與支付方式改革相結合

通過臨牀路徑合理測算單病種付費、按疾病相關診斷組付費(即DRGs付費)等支付方式的支付標準,有效推動支付方式改革。

四、推進臨牀路徑管理與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相結合

要提高臨牀路徑實施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臨牀路徑實施效率,加強對臨牀路徑的實時管理和全面統計分析

我委將適時組織對各地臨牀路徑管理工作情況進行督導調研。

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

2016年12月2日

4 臨牀路徑全文

橈骨骨折標準臨牀路徑(2016年版)

4.1 一、標準住院流程

4.1.1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爲橈骨骨折

行橈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4.1.2 (二)診斷依據。

1.病史:外傷史。

2.體檢有明確體徵:患側前臂部腫脹、疼痛活動受限。患側橈骨畸形、反常活動及骨擦感。

3.輔助檢查:橈骨X線片顯示橈骨骨折

4.1.3 (三)進入路徑標準。

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10橈骨骨折疾病編碼

外傷引起的單純橈骨骨折

除外開放性骨折

除外合併筋膜綜合症

除外病理性骨折

除外合併其它部位的骨折損傷

除外合併其它正在治療的疾病

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4.1.4 (四)標準住院日。

標準住院日是1—11天

4.1.5 (五)住院期間的檢查項目。

1.必需的檢查項目

(1)血常規、尿常規;

(2)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篩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前臂正側位X線片;

(6)胸片、心電圖

2.根據患者病情進行的檢查項目

(1)雙上肢血管B超

(2)肺功能檢查(≥60歲、或既往有心、肺部病史者)

(3)肝膽脾胰腎B超

(4)超聲心動圖,24小時心電圖

(5)橈骨三維CT

4.1.6 (六)治療方案的選擇。

手術指徵:

1.移位的橈骨骨折

2.合併尺橈關節脫位

3.無手術禁忌證。

4.1.7 (七)預防性抗菌藥物選擇與使用時機。

1.抗菌藥物:按照《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國衛辦醫發〔2015〕43號)執行。

4.1.8 (八)手術日。住院第1-7天

1.麻醉方式:臂叢。

2.手術方式:橈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3.手術內植物:接骨板或其他內固定物。

4.輸血:無。

4.1.9 (九)術後恢復。

1.必須複查的檢查項目:血常規、前臂正側位片。

2.必要時查凝血功能、肝腎功能電解質

3.術後處理:

(1)抗菌藥物:按照《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國衛辦醫發〔2015〕43號)執行;

(2)術後鎮痛:參照《骨科常見疼痛的處理專家建議》;

(3)術後康復:以主動鍛鍊爲主,被動鍛鍊爲輔。

4.1.10 (十)出院標準。

1.體溫正常,常規化驗指標無明顯異常。

2.傷口癒合良好:引流片或引流管拔除,傷口無感染徵象(或可在門診處理的傷口情況)、無皮瓣壞死

3.術後X線片證實復位固定滿意。

4.沒有需要住院處理的併發症和/或合併症。

4.1.11 (十一)變異及原因分析

1.圍手術期併發症:傷口感染脫位神經血管損傷等,造成住院日延長和費用增加。

2.內科合併症:老年患者常合併內科疾病,如腦血管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骨折手術可能導致基礎疾病加重而需要進一步治療,從而延長治療時間,並增加住院費用。

3.植入材料的選擇:由於骨折類型不同,使用不同的內固定材料,可能導致住院費用存在差異。

4.2 二、臨牀路徑執行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橈骨骨折(ICD-10:)

行橈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患者姓名:性別:年齡:門診號:住院號:

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  標準住院日:1-11天

日期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天

□    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

□    上級醫師查房

□    初步的診斷和治療方案

□    完成住院志、首次病程、上級醫師查房等病歷書寫

□    完善術前檢查

□    患肢臨時石膏固定

□    上級醫師查房

□    繼續完成術前化驗檢查

□    完成必要的相關科室會診

□    上級醫師查房,觀察患肢皮膚組織情況,術前評估和決定手術方案,完成各項術前準備

□    完成上級醫師查房記錄等

□    向患者及/或家屬交待圍手術期注意事項並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委託書(患者本人不能簽字時)等

□    麻醉醫師查房,與患者及/或家屬交待麻醉注意事項並簽署麻醉知情同意書

長期醫囑:

□    骨科護理常規

□    二級護理

□    飲食

□    患肢石膏外固定

□    消腫治療(必要時

臨時醫囑:

□    血、尿常規檢查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篩查;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胸片、心電圖

□    前臂正側位X線

□   CT檢查、(視患者情況而定)

□    根據病情:雙上肢血管超聲、肺功能超聲心動圖血氣分析

長期醫囑:

□    骨科護理常規

□    二級護理

□    飲食

□    患肢石膏外固定

□    消腫治療(必要時)

□    既往內科基礎疾病用藥

臨時醫囑:

□    根據會診科室要求開檢查和化驗單

□    鎮痛等對症處理

長期醫囑:

□    同前

臨時醫囑:

□    術前醫囑:準備明日在◎臂叢麻醉◎全麻下行橈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    術前禁食水

□    術前抗生素皮試

□    其他特殊醫囑

護理

工作

□    入院宣教:介紹病房環境、設施和設備等

□    入院護理評估

□    觀察患肢末梢血感覺

□    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    心理和生活護理

□    提醒患者術前禁食水

□    術前心理護理

變異

□無  □有,原因:

□無  □有,原因:

□無  □有,原因: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日期

住院第4天(手術日)

術前

住院第4天(手術日)

術後

住院第5天

(手術後第1天)

□    檢查標記

□    術前覈查

□    術者完成手術記錄

□    完成術後病

□    上級醫師查房

□    麻醉醫師查房

□    觀察有無術後併發症並做相應處理,尤其是筋膜綜合症

□ 上級醫師查房

□ 完成常規病程記錄

□ 觀察傷口、引流量、體溫生命體徵情況等並作出相應處理

長期醫囑:

□    骨科護理常規

□    二級護理

□    禁食

臨時醫囑:

□    圍手術期抗生素

長期醫囑:

□    骨科護理常規

□    一級護理

□    飲食

□    患肢抬高、制動

□    留置引流片

□    其他特殊醫囑

臨時醫囑:

□    今日在◎臂叢麻醉◎全麻下行橈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    心電監護、吸氧 6小時

□    圍手術期抗生素

□    止吐、鎮痛等對症處理

□    傷口換藥(必要時

長期醫囑:

□    骨科護理常規

□    一級護理

□    飲食

□    患肢抬高、制動

□    留置引流管

□    其他特殊醫囑

臨時醫囑:

□    傷口換藥

□    鎮痛等對症處理

護理工作

□    提醒患者術前禁食水

□    術前心理護理

□    觀察患者病情並做好引流量等相關記錄

□    術後心理與生活護理

□    指導患者術後功能鍛鍊

□    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    術後心理與生活護理

□    指導患者術後功能鍛鍊

變異

□無  □有,原因:

□無  □有,原因:

□無  □有,原因: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日期

住院第_6_天

(術後第2天)

住院第_7_天

(術後第3天)

住院第_8_天

(術後第4天)

□ 上級醫師查房

□ 住院醫師完成病程記錄

□ 拔除引流管,傷口換藥

□    指導患者功能鍛鍊

□ 上級醫師查房

□ 完成病程記錄

□ 傷口換藥(必要時)

□    指導患者功能鍛鍊

□ 上級醫師查房,進行手術及傷口評估,確定有無手術併發症和切口癒合不良情況,明確是否出院

□ 完成出院志、病案首頁、出院診斷證明書等所有病歷。

□    向患者交代出院後的康復鍛鍊及注意事項,如:複診的時間、地點,發生緊急情況時的處理等

長期醫囑:

□    骨科護理常規

□    一級護理

□    飲食

□    患肢功能鍛鍊

□    其他特殊醫囑

臨時醫囑:

□    複查前臂正側位

□    傷口換藥(必要時)

鎮痛等對症處理

長期醫囑:

□    骨科護理常規

□    二級護理

□    飲食

□    患肢功能鍛鍊

□    其他特殊醫囑

臨時醫囑:

□    複查血尿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必要時)

□    傷口換藥(必要時)

鎮痛等對症處理

出院醫囑:

□  出院帶藥

□  日後拆線換藥(根據傷口癒合情況,預約拆線時間)

□  一月後門診複查

□    如有不適,隨時來診

護理工作

□    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    術後心理與生活護理

□    指導患者功能鍛鍊

□    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    指導患者功能鍛鍊

□    心理和生活護理

□    指導患者辦理出院手續

□    出院宣教

變異

□無  □有,原因:

□無  □有,原因:

□無  □有,原因: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