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臭蛙

有毒動物 生物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ān shì chòu wā

2 中文名

安氏臭蛙

3 拉丁名

Rana andersonii Boulenger,1882

4 俗名

景東臭蛙

5 中文目名

無尾

6 中文科名

蛙科,蛙亞科

7 中文屬名

臭蛙屬

8 採集描述

楊大同、饒定齊,雲南兩棲爬行動物,昆明,雲南出版集團公司 雲南科技出版社,2008。P.76

9 形態

安氏臭蛙爲大型蛙,雄蛙體長74mm,雌蛙達100mm。頭部較扁平,頭長略大於頭寬,或幾乎相等;吻端鈍圓形,超出下頜;吻長於眼徑;吻棱較明顯;吻端略超出下頜;頰部略向外傾斜,頰面凹入;鼻間距大於眼間距;鼻孔位於吻眼間略近眼;鼓膜顯著;犁骨齒短,向中線傾斜,末端超過內鼻孔之後緣;舌後端缺刻深。前肢強壯,指略扁平,末端擴大成吸盤;吸盤縱徑大於橫徑,完整的馬蹄形橫溝將其分隔成背腹兩面,第1指橫溝不顯;各指背面有半月形凹痕;第1、2幾等長,而略短於第4指;關節下瘤明顯。雄蛙體型較小,第1指有發達的深色婚墊;前臂粗壯;有1對咽側內聲囊;胸部有2個三角形的小白刺團。

10 鑑別特徵

安氏臭蛙體色隨環境變化,背部多爲暗綠色,其上有黑褐色斑塊,次成體色斑更清晰;體側有不規則大小不一的或彼此相間的深色斑塊;脣緣有深淺相間的褐色紋;四肢黑褐色橫紋明顯;腹面灰黃色;股腹面有大斑點;股後下方及肛側以及跗足背面爲橙黃色;掌、蹠腹面紫灰色;背麪皮膚較粗糙,滿布細顆粒,有少數疣粒雜於其間;有顳褶;體側分散有較大的疣粒;雄蛙背面後端和體側以及腹面有小白刺;兩性的頭側頜緣及鼓膜區有小白刺;股後平扁疣多。

11 地理分佈

安氏臭蛙分佈於雲南、貴州、廣西、海南。

12 生態生物學資料

安氏臭蛙生活在海拔200~2100m森林鬱閉的大型山溪水塘中,或有小型瀑布下的水塘中及其附近的苔蘚豐富、雜草叢生的環境裏。

13 有毒/泌毒部位

皮膚

15 毒性

臭蛙的皮膚能分泌難聞的分泌液,若進入人的眼睛能引起不適感。在其皮膚分泌物中,主要含有能殺死細菌抗菌肽,但很多抗菌肽都能溶解人的紅細胞造成溶血,腹腔給小鼠注射其皮膚分泌物,能引起小鼠在半小時內溶血死亡。

16 毒素信息

毒素信息參見:http://www.swanimal.csdb.cn/animaldb_youdu/animalinfo.aspx?id=68

17 中毒途徑

誤食或使用帶安氏臭蛙有分泌物的器皿進食

18 數據來源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