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

組織機構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ǔ hàn shēng wù jì shù yán jiū yuàn

2 註解

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位於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由湖北省委省政府整合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科院武漢分院、武漢凱迪控股集團等單位優勢資源組建而成,主要從事生物技術應用研究開發、專業服務和成果轉化,是湖北武漢生物產業的中央研究院。研究院規劃建築面積6萬平米,下設六大研究中心、公共服務平臺和中試轉化平臺。

2009年4月啓動建設,8月29日研究院開工奠基。2010年5月引進鄧子新院士擔任院長,12月28日正式入駐運行。

研究院由政產學研聯合建設,企業化管理,開放運行。入駐團隊實行遴選、競爭和退出機制,享受高新區全面的配套服務。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集中建設,共享使用。湖北省以研究院爲載體凝聚資源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並試行示範區股權、融資、財稅等新政策。

研究院首期建設生物技術和生物醫藥研究中心,以武漢綜合性新藥研發大平臺和武漢新藥研發技術體系建設等國家重大專項爲牽引,以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納米藥物工程技術中心等國家和省部級平臺爲基礎,在組合生物合成藥物靶標發現及確認、高效藥物篩選與設計、蛋白質多肽、植物生物反應器、量子生物醫學工程、模式動物、甲殼素衍生物、候選藥物發現與製備、藥效學與藥代動力學、製劑與質量控制、納米藥物等方向開展研究。研究院已引進46個海內外團隊,包括兩院院士田波、卓仁禧、鄧子新、趙進東、陳煥春、朱英國、周宏灝以及傑青、973首席、千人計劃、長江學者在內的一批頂級人才腫瘤生長因子領域的國際領軍人物、新西蘭皇家科學院院士——Peter  Lobie的研究團隊將入駐生物技術中心。

後續建設的生物農業、生物環境、生物能源和生物經濟中心將在獸用藥劑、重要作物遺傳改良、應用微生物、綠色農業、水環境工程、生物質柴油以及有利於生物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機制等方向開展研究。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將逐步建設篩選分析測試、模擬成像、中試製備、合成等實驗中心。

以“開放、競爭、聯合、共享”爲建院理念,通過3到5年的努力,研究院將在人才、項目、資金引進和成果產業化方面取得全方位發展,建成“中部頂級、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研發機構,推動湖北生物產業集聚式發展,爲光谷生物城完成2020年千家以上生物企業入駐和總收入超過兩千億元的宏偉目標貢獻力量!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