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言》

清 莫枚士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內經》熱病說

兩經於一切身熱之診,皆稱熱病。是以《素》則勞風、腎風同評於溫後;《靈》則如蟲、如疸並列於熱中。至其散見他篇,尤不可勝數。蓋以可診者言,不以所因者言,其可專以傷寒之成溫者言乎?夫爲身熱一證,舉其尤而窮其類,尤者詳之,類者附之,固當如是,與仲景論傷寒而及似傷寒之溼同意。淺人每論溫熱,舉兩經熱論,或採之或剩之,果有當於病源否也。其言暑者,只作“熱”字解,《素·通天》因於暑及骨空立而暑解等,並不指夏令之熱。如後世所云,或採通天論之言,列於夏病,真不得經旨也。其言溫者只作“蘊”字解,《素·熱病》先夏至者爲病溫雲者,意以夏至天氣熱,人易於感則言熱,夏至天氣未熱,人無所感,故止就所蘊者名之。而言溫則仍取乎本義,非如近世訓爲小熱也。不觀今之病春溫者乎,赫赫炎炎,豈是小熱?讀書不明義例,古法於是盡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