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言》

清 莫枚士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邪解

楊注《太素》,概釋“邪”字爲虛邪,最合經旨。經謂風雨寒暑,不能獨傷人,必因於天之虛邪,與其人虛,兩虛相得,乃客其形。於此知外來之病,無不挾有虛邪,故兩經動輒言邪,此“邪”字對太一正風言也。《難經》始目一切病患之氣爲邪,如心邪肝邪臟腑之邪,及飲食之邪云云,不必皆是虛邪,殆以“邪”字對人身之正氣言也。仲景因之有大邪小邪清邪濁邪、谷飪之邪諸稱,皆用《難經》而引申。其雲邪哭者,又將虛邪之氣,名虛邪之病,是以“邪”字對他病之正狀言也。《巢源》因之而有五邪之名,《千金》、《外臺》又皆衍爲驚邪之名,皆由《金匱》而引申。《千金》又有邪思泄痢症,則又以“邪”字對心術之正用言也。大抵名稱隨時而改,讀者通其意勿泥其文,否則必執今疑古,而謂古方不可治今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