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 631—2018 日本血吸蟲毛蚴檢測 尼龍絹袋集卵孵化法

糞便檢查 日本血吸蟲毛蚴檢測 化驗及醫學檢查 衛生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 W S / T 6 3 1 — 2 0 1 8 rì běn xuè xī chóng máo yòu jiǎn cè ní lóng juàn dài jí luǎn fū huà fǎ

2 英文參考

Detection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miracidium——Egg hatching method after nylon mesh bag concentration

3 基本信息

ICS 11.020

C 6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WS/T 631—2018《日本血吸蟲毛蚴檢測 尼龍絹袋集卵孵化法》(Detection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miracidium——Egg hatching method after nylon mesh bag concentration)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於2018年09月26日《關於發佈〈土源性線蟲病傳播控制阻斷〉等6項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的通告》(國衛通〔2018〕21號)發佈,自2019年04月01日起實施。

4 發佈通知

關於發佈《土源性線蟲病傳播控制阻斷》等6項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的通告

國衛通〔2018〕21號

現發佈《土源性線蟲病傳播控制阻斷》等6項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編號和名稱如下:

WS/T 629—2018 土源性線蟲病傳播控制阻斷

WS/T 630—2018 日本血吸蟲抗體檢測 間接紅細胞凝集試驗

WS/T 631—2018 日本血吸蟲毛蚴檢測 尼龍絹袋集卵孵化

WS/T 632—2018 巴貝蟲檢測 血塗片鏡檢法

WS/T 633—2018 巴貝蟲檢測 蟲種核酸鑑定法

WS/T 634—2018 腸道原蟲檢測 碘液染色塗片法

上述標準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

特此通告。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018年9月26日

5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由國家衛生標準委員會寄生蟲病標準專業委員會提出。

本標準起草單位:浙江省醫學科學寄生蟲病研究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安徽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江西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浙江省開化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嚴曉嵐、聞禮永、鄭彬、汪天平、熊彥紅、張劍鋒、林丹丹、盧美、周曉農。

6 標準正文

日本血吸蟲毛蚴檢測尼龍絹袋集卵孵化

6.1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檢測人體糞便中日本血吸蟲毛蚴的尼龍絹袋集卵孵化法。本標準適用於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對日本血吸蟲毛蚴的檢測

6.2 2 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於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於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於本文件。

WS 233 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

6.3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文件。

3.1

日本血吸蟲蟲卵 Schistosoma japonicum egg

呈橢圓形,淡黃色,大小爲(74~106)μm×(55~80)μm,卵殼薄而均勻,無卵蓋,側面有一小棘,成熟蟲卵內可見毛蚴。

3.2

日本血吸蟲毛蚴 Schistosoma japonicum miracidium

日本血吸蟲幼蟲發育中的最早階段,呈梨形或長橢圓形,左右對稱,銀灰色,大小爲(78~120)μm×(30~40)μm,前端有錐形突起,體表具有纖毛。

3.3

毛蚴孵化 miracidium hatching

毛蚴在日本血吸蟲蟲卵內完成胚胎髮育後破殼而出的現象。

6.4 4 儀器設備

4.1 光照培養箱

光照強度:1 Lx~5000 Lx

4.2 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40 ×~400 ×

4.3 放大鏡

放大倍數:10×

6.5 5 試劑材料

6.5.1 5.1 孵化用水

採用無原生動物、水中餘氯低於 0.3 mg/L、pH 6.8~7.2 的清潔水,參見附錄A。

6.5.2 5.2 尼龍絹袋

57 μm/25.4 mm(260目)尼龍絹袋,參見附錄B。

6.5.3 5.3 篩子

孔徑爲 250 μm/25.4 mm(60 目)。

6.5.4 5.4 燒瓶

250 mL或500 mL三角或長頸燒瓶。

6.5.5 5.5 其他

壓舌板或竹籤、夾子、毛細吸管、載玻片、2%碘酒等。

6.6 6 檢測步驟

6.6.1 6.1 樣本準備

採集受檢者新鮮糞便,重量不少於30 g,存放於廣口帶蓋且防滲漏潔淨的密閉容器中,將受檢者基本信息(姓名、編號、送檢日期)標記於容器外部。採集後的樣本應及時送檢,如未能及時檢測,應在4 ℃條件下冷藏保存,時間不超過24 h。

6.6.2 6.2 樣本檢測

6.6.2.1 6.2.1 驗收登記

驗看糞便重量、質量及標籤,覈對無誤後統一編號,登記。

6.6.2.2 6.2.2 淋水沖洗

6.2.2.1 將篩子疊放於尼龍絹袋上,尼龍絹袋下口用夾子夾住。

6.2.2.2 取受檢者糞便30 g置於篩子中,用水衝淋,壓舌板或竹籤調漿,使糞液濾入尼龍絹袋中。

6.2.2.3 移去篩子,繼續用水沖洗袋內糞渣,用壓舌板或竹籤輕輕振盪尼龍絹袋使過濾加速,直至濾出液變清爲止。

6.2.2.4 將尼龍絹袋下口移入燒瓶口內,取下夾子,將袋內的濾渣用孵化用水淋洗入燒瓶,繼續加孵化用水滿至離瓶口1 cm處。

6.6.2.3 6.2.3 毛蚴孵化

將盛有濾渣的燒瓶置於光照培養箱(20 ℃~30 ℃)或相同室溫下孵化,在3 600 Lx~3 800Lx光照強度下,孵化4 h~12 h(範圍爲0.5 h~24 h),需觀察2~3次,參見附錄C。每批實驗均需設置血吸蟲蟲卵陽性糞便作爲對照。

6.6.2.4 6.2.4 毛蚴觀察

取出燒瓶,瓶口向着光源,背襯以黑色背景,平視觀察水面下0~4 cm範圍內浮游生物,每瓶每次觀察時間不少於3 min。必要時可用放大鏡觀察。發現毛蚴後,用毛細吸管吸出,均勻分滴於載玻片上,觀察其遊動狀態,然後加1滴碘酒固定,在顯微鏡下(40 ×~100 ×)觀察形態。毛蚴應與水中原生動物相鑑別,參見附錄D。

爲提高檢出率,如孵化陰性,可進行沉渣鏡檢蟲卵。

6.6.3 6.3 結果判定

查見日本血吸蟲毛蚴即判定爲陽性

7 附錄A(資料性附錄)孵化用水、用具及廢棄物處理

7.1 A.1 孵化用水處理

A.1.1 自來水處理 將自來水放在敞開的容器內靜置 24 h 讓其自然脫氯,或在自來水中加入硫代硫酸鈉(4 mg/L~8 mg/ L),靜置 30 min 後使用。

A.1.2 井水處理 若水質較渾濁,可靜置至澄清或加入明礬澄清水質(30 mg/L~40 mg/L)。若含有水中原生動物,可加入 65%有效氯的漂精片(3.4 mg/L)或 30%有效氯漂白粉(7 mg/ L)進行殺蟲然後靜置 24 h 自然脫氯或硫代硫酸鈉脫氯。

A.1.3 餘氯測定

取處理後的水 100 mL 於納氏比色管中,加鄰甲苯聯胺 5 mL 混合 2 min~3 min 後,與餘氯標準管比色測定。達到殺死水中原生動物的水餘氯濃度應爲 0.7 mg/L~1.0 mg/L,符合孵化用水餘氯濃度應低於 0.3 mg/L。

A.1.4 pH 調節

孵化用水需經過 pH 值的測試,若水質偏酸,可採用 1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若水質偏鹼,可用10%鹽酸溶液調節。調節至最適宜的 pH 值範圍內。

7.2 A.2 孵化用具處理

用具每次使用後要洗刷乾淨,用70 ℃~80 ℃熱水浸泡2 min~3 min滅卵。

7.3 A.3 廢棄物處理

存放糞便樣本的容器、調漿後的淋洗水、糞渣等廢棄物依據 WS 233進行處理。

8 附錄B(資料性附錄)尼龍絹袋和篩子製作

尼龍絹袋:呈圓錐弧形,上口直徑爲 80 mm,下口直徑爲 15 mm,深 200 mm。絹孔爲57 μm/25.4mm(260 目)。示意圖見圖 B.1。

篩子:呈圓柱形,外徑爲 90 mm ,內徑爲 75 mm。篩孔爲 250 μm/25.4 mm(60 目)。示意圖見圖B.1。

圖.png

圖 B.1 尼龍絹袋和篩子示意圖

9 附錄C(資料性附錄)毛蚴孵化觀察時間

毛蚴孵化一般需觀察 2~3 次,觀察時間隨溫度高低而不同。溫度高時毛蚴孵化快,溫度低時毛蚴孵化慢。25 ℃是毛蚴孵化的適宜溫度。

溫度超過 30 ℃時,第 1 次觀察可在 0.5 h~1 h 後進行,陰性者可在4 h 後觀察第2 次,8h後觀察第 3 次;溫度在 26 ℃~29 ℃時,可在孵化後 4 h 開始觀察,陰性者 8 h 及12 h 再觀察1 次;溫度在20 ℃~25 ℃時,則可在 8 h 後觀察第 1 次,12 h 後觀察第 2 次,24 h 後觀察第3 次。溫度在15℃~19℃時,則可在 12 h 後觀察第 1 次,24 h 後觀察第 2 次。當室溫在 25 ℃以上時,可利用自然條件孵化,無需加溫。見表 C.1。

表 C.1 不同溫度下觀察毛蚴的時間

表.png

10 附錄D(資料性附錄)毛蚴與水中原生動物鑑別

觀察毛蚴時,應將燒瓶向着光源,並襯以黑色背景肉眼觀察。必要時在顯微鏡下進行鑑別。毛蚴與水中原生動物的鑑別要點見表D.1。

表 D.1 毛蚴與水中原生動物的鑑別要點

鑑別要點毛蚴原生動物
形狀針尖大,大小一致,稍帶長形大小不一,扁形或圓形
顏色透明發亮,有折光灰黃或灰白色,不透明,無折光
遊動速度遊動迅速,來回不停,勻速前進遊動緩慢,時遊時停,遊速不勻
遊動方向都爲直線的斜向、橫向、直向前進多爲曲線,無一定方向
遊動方式呈直線式,碰壁後折回,折回後又直線勻速前進呈間歇式、波浪式、螺旋式、跳板式和搖擺式等
遊動範圍多在水面下 0~4 cm 範圍內範圍廣,水之上、中、下層都有

11 參考文獻

[1]聞禮永.血吸蟲病監測手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2]吳觀陵.人體寄生蟲學.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3]周曉農.人體寄生蟲病基層預防控制叢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4]衛生部疾病控制司.血吸蟲病防治手冊.3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5] WS 261-2006 血吸蟲病診斷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