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頜骨骨折臨牀路徑(縣級醫院2012年版)

臨牀路徑 縣醫院版臨牀路徑 2012年版臨牀路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à hé gǔ gǔ zhé lín chuáng lù jìng (xiàn jí yī yuàn 2012nián bǎn )

2 基本信息

下頜骨骨折臨牀路徑(縣級醫院2012年版)》由衛生部於2012年12月27日《關於印發脣裂口腔科9個病種縣級醫院臨牀路徑的通知》(衛辦醫政發〔2012〕157號)印發。

3 發佈通知

關於印發脣裂口腔科9個病種縣級醫院臨牀路徑的通知

衛辦醫政發〔2012〕15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按照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有關工作安排,我部繼續推進臨牀路徑管理工作,在總結臨牀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縣級醫院醫療實際,組織有關專家研究制定了脣裂齶裂下頜骨骨折乳牙中齲、乳牙慢性牙髓炎、個別乳磨牙早失、複發性口腔潰瘍口腔扁平苔蘚口腔念珠菌病等縣級醫院9個常見口腔科病種的臨牀路徑。現印發給你們,請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結合當地醫療實際,在我部制定的臨牀路徑原則內,指導轄區內縣級醫院細化各病種的臨牀路徑組織實施。縣級醫院開展臨牀路徑管理工作時應當參照本通知下發的縣級醫院臨牀路徑實施,有條件的縣級醫院亦可參照我部下發的臨牀路徑(2009年-2012年版)實施。請及時總結臨牀路徑管理工作經驗,將有關情況反饋我部醫政司。

請從衛生部網站下載口腔科9個病種縣級醫院2012年版臨牀路徑

聯繫人:衛生部醫政司 陳海勇、胡瑞榮、焦雅輝

電  話:010-68792413、68792840

郵  箱:mohyzsylc@163.com

衛生部辦公廳

2012年12月27日

4 臨牀路徑全文

下頜骨骨折臨牀路徑(縣級醫院2012年版)

4.1 一、下頜骨骨折臨牀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4.1.1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爲下頜骨骨折(ICD10:S02.6)

下頜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ICD-9-CM-3:76.76)。

4.1.2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牀診療指南-口腔醫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

1.有明確的外傷史。

2.臨牀檢查存在下頜骨骨折的臨牀表現。

3.影像檢查見明確的骨折影像

4.1.3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根據《臨牀診療指南-口腔醫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

選擇下頜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其適應證爲:

1.有外傷史,下頜骨骨折診斷明確;

2.全身情況可耐受麻醉和手術,危及生命的全身合併損傷已經得到有效處置,生命體徵穩定

3.下頜骨骨折段錯位明顯,咬合關係紊亂。

4.1.4 (四)標準住院日爲2-3周。

4.1.5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10:S02.6下頜骨骨折疾病編碼

2.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如在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牀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4.1.6 (六)術前準備(術前評估)7天。

必需的檢查項目:

1.血常規、尿常規;

2.凝血功能、肝功能、腎功能

3.感染性疾病篩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心電圖

5.影像檢查(顱頜面及全身影響檢查)。

4.1.7 (七)預防性抗菌藥物選擇與使用時機。

1.抗菌藥物:按照《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衛醫發〔2004〕285號)執行。可考慮使用第一代頭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明確感染患者,可根據藥敏試驗結果調整抗菌藥物

(1)推薦使用頭孢唑林鈉肌內或靜脈注射:

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

兒童一日量爲20-30mg/Kg體重,分3-4次給藥;

③對本藥或其他頭孢菌素類藥過敏者,對青黴素類藥有過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腎功能不全者、有胃腸道疾病史者慎用;

④使用本藥前須進行皮試。

(2)可加用甲硝唑靜脈滴注。

2.預防性用抗菌藥物,時間爲術前0.5小時,手術超過3小時加用1次抗菌藥物

4.1.8 (八)手術日爲入院7-10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

2.手術內固定物:骨折接骨板、釘和其他類骨折內固定物。

3.術中用藥:抗菌藥物等。

4.輸血:視術中出血情況而定,一般不考慮輸血

4.1.9 (九)術後住院恢復7-10天。

1.必須複查的檢查項目:血細胞分析影像檢查

2.抗菌藥物:按照《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衛醫發〔2004〕285號)執行。總預防性用藥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個別情況可延長至48小時。

4.1.10 (十)出院標準。

1.全身一般情況穩定

2.切口I/甲(口外切口)或(和)II/甲(口內或開放性傷口)癒合。

3.咬合關係恢復。

4.影像檢查顯示骨折復位固定良好。

4.1.11 (十一)變異及原因分析

1.需手術治療的下頜髁突骨折,下頜粉碎性骨折下頜骨骨折合併面中部骨折,下頜骨病理性骨折不進入該路徑。

2.急診病人不進入該路徑。

4.1.12 (十二)參考費用標準:4000-6000元。

4.2 二、下頜骨骨折臨牀路徑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爲下頜骨骨折(ICD10:S02.6)

下頜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ICD-9-CM-3:76.76)

患者姓名:性別:年齡:門診號:住院號:

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    標準住院日:2-3周

時間

住院1-3天

住院4-6天

住院7天

主要診療工作

□   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

□   完成病歷書寫

□   開術前檢查檢驗單、心電圖檢查單、會診單(根據病情需要

□   上級醫師查房,初步確定手術方式和日期

□   向患者或家屬交待診療過程和住院事項

□   開放性骨折按照急診診療程序處理

□   上級醫師查房,確認治療(手術)方案

□   開術前醫囑、完成術前準備

□   牙齒潔治(視情況而定)

□   取牙模型(視情況而定)

□   術前討論(視情況而定)

□   完成必要的相關科室會診

□   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自費用品協議書、輸血同意書

□   簽署手術麻醉知情同意書

□   向患者及家屬交待病情及圍手術期注意事項

□   完成術前小結和上級醫師查房記錄

□   完成手術

□   開術後醫囑

□   術者完成手術記錄

□   住院醫師完成術後病

□   術者查房

□   向患者/家屬交待病情及術後注意事項

重點醫囑

長期醫囑:

□   外科一/二/三級護理

□   飲食:¥普食¥半流食¥流食¥糖尿病飲食

臨時醫囑:

□   血常規、尿常規

□   凝血功能、肝腎功能感染性疾病篩查

□   心電圖(12歲以上患者

□   超聲心電圖(視情況而定)

□   正位胸片

□   下頜曲面體層片+下頜正位片

□   顱面CT(視情況而定)

臨時醫囑:

□   擬明日在全麻/局麻下行下頜骨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   術前6小時禁食水

□   術前留置胃管(視情況而定)

□   術前留置尿管(視情況而定)

□   常規皮膚準備、口腔清潔

□   抗菌藥物(術前30分鐘使用)

□   患者既往基礎用藥

□   其他特殊醫囑

長期醫囑:

□   全麻術後護理常規

□   外科一級護理

□   禁食水12-24小時

臨時醫囑:

□   今日在全麻/局麻下行下頜骨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   持續/間斷吸氧(視情況而定)

□   留置胃管(視情況而定)

□   留置尿管(視情況而定)

□   抗菌藥物

主要護理工作

□   介紹病房環境、設施及設備

□   入院護理評估

□   執行入院後醫囑

□   指導進行心電圖影像檢查

□   晨起靜脈取血

□   衛生知識及手術知識宣教

□   手術區域皮膚準備及口腔清潔

□   囑患者禁食、水時間

□   藥敏試驗

□   術前更衣、遵醫囑插胃管、給藥

□   觀察術後病情變化

□   觀察創口出血情況

□   保持各種管路通暢

□   給予術後飲食指導

□   指導並協助術後活動

病情

變異

記錄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時間

住院第8天

(術後第1日)

住院第9-14天

(術後第2-7日)

住院第15-21天

(術後第8-14天,出院日)

主要診療工作

□   上級醫師查房,觀察病情

□   住院醫師常規病歷記錄

□   觀察體溫血壓

□   觀察傷口

□  觀察咬合關係,如果發現咬合錯亂,做頜間牽引或重新手術復位

□   上級醫師查房,觀察病情

□   住院醫師常規病歷記錄

□   撤除引流(視引流量而定)

□   檢查咬合關係

□  拍攝曲面斷層片CT

□   上級醫師查房,評估手術效果和傷口癒合,明確是否出院

□  住院醫師完成出院記錄、病案首頁、出院證明書等,向患者交代出院後的注意事項,如返院複診的時間、地點,發生緊急情況時的處理等

重點醫囑

長期醫囑:

□   一級護理

□   流食(未留置胃管者)

□   保留胃管(留置胃管者)

□   鼻飼流食(留置胃管者)

□   口腔沖洗(頜間牽引),2次/日

□   抗菌藥物

□  補液(視術後進食情況)

長期醫囑:

□   同術後第一日

□   停一級護理

□   二級護理

臨時醫囑:

□   拍術後X光片(原則上應與術前所拍的片位相同)

□   流食(未留置胃管者)

□   保留胃管(術後5-7天拔除胃管後停醫囑)

□   鼻飼流食(留置胃管者,拔出胃管後改爲流食)

□   停口腔沖洗(術後5-7日打開咬合後)

出院醫囑:

□   二級護理(第4日),出院前應改爲三級護理

臨時醫囑:

□  出院

主要護理工作

□   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   觀察創口出血情況

□   遵醫囑口腔沖洗保持口腔清潔

□   保持各種管路通暢

□   觀察進食情況並給予指導

□  心理與生活護理

□   觀察病情變化及飲食情況

□   心理與生活護理

□  指導口腔功能鍛鍊

□   指導辦理出院手續

□   指導複查時間及注意事項

□  宣教保持口腔清潔、避免面部外傷、3個月內禁咬硬物、開口訓練等

病情變異記錄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護士簽名

醫師簽名

表單下載:下頜骨骨折臨牀路徑表單.doc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