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鬚

中藥材 利水消腫藥 止血 中醫學 利水滲溼藥 降血壓藥 利水通淋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ù mǐ xū

2 英文參考

stigmata maydi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中醫大辭典》·玉米鬚

玉米鬚中藥名,出自《四川中藥志[1]

3.1 別名

棒子毛、玉麥須[1]

3.2 來源

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花柱[1]

3.3 性味

甘,平[1]

3.4 功能主治

功在利水,通淋止血,降血壓[1]。主治急、慢性腎炎水腫,尿路結石,乳糜尿糖尿病黃疸型肝炎,膽囊炎膽石症吐血衄血血崩高血壓[1]

3.5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1]

3.6 運用

民間曬乾作煙吸,治腦漏[1]

玉蜀黍根玉蜀黍葉,亦有利尿通淋作用[1]

3.7 化學成分

玉米鬚含苦味苷、皁苷、生物鹼樹脂揮發油(內含香荊芥酚)、維生素C維生素K肌醇尿囊素[1]

3.8 藥理作用

有較弱的利尿、利膽及加速血液凝固作用,亦有降血糖、降壓、抗腫瘤作用[1]

4 全國中草藥彙編》·玉米鬚

4.1 拼音名

Yù Mǐ Xū

4.2 別名

玉蜀黍須、蜀黍須、包穀須

4.3 來源

禾本科玉蜀黍屬植物玉米Zea mays L.的花柱和花頭。秋季收穫玉米時採收,曬乾烘乾

4.4 炮製

曬乾用。

4.5 性味

甘、淡,平。

4.6 歸經

膀胱、肝、膽經

4.7 功能主治

利尿消腫,平肝利膽。用於急、慢性腎炎水腫,急、慢性肝炎,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鼻竇炎,尿路結石,膽道結石,小便不利溼熱黃膽等症。並可預防習慣性流產

4.8 用法用量

0.5~2兩,煎服。

4.9 備註

(1)用於水腫小便不利,可配合冬瓜皮赤小豆等同用;用治溼熱黃膽疸,可配茵陳平地木等同用。此外,本品近年來在臨牀應用上有所發展,常用於糖尿病高血壓、肝炎、膽道結石、鼻炎哮喘等病症。

4.10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5 《中華本草》·玉米鬚

5.1 出處

出自《四川中藥志》。

5.2 拼音名

Yù Mǐ Xū

5.3 英文名

Corn Stigma

5.4 別名

玉麥須玉蜀黍蕊、棒子毛

5.5 來源

藥材基源:爲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頭。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Zea mays L.

採收和儲藏:於玉米成熟時採收,摘取花柱,曬乾

5.6 形態

玉蜀黍,高大的一年生栽培植物。稈粗壯,直立,高1-4m,通常不分枝,基部節處常有氣生根。葉片寬大,線狀披針形,邊緣呈波狀皺摺,具強壯之中脈。在稈頂着生雄性開展的圓錐花序;雄花序的分枝三棱狀,每節有2雄小穗,1無柄,1有短柄;每1雄小穗含2小花,穎片膜質,先端尖;外稃及內稃均透明膜質;在葉腋內抽出圓柱狀的雌花序,雌花序外包有多數鞘狀苞片,雌小穗密集成縱行排列於粗壯的穗軸上,穎片寬闊,先端圓形或微凹,外稃膜質透明。花、果期7-9月。

5.7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喜高溫。

資源分佈:全國各地廣泛栽培。

5.8 栽培

性喜高溫,需水較多,適宜疏鬆肥沃的土壤,以農作物在全國各地有栽培。

5.9 性狀

性狀鑑別,本品常集結成疏鬆團簇,花柱線狀或須狀,完整者長至30mm,直徑約0.5mm,淡綠色、黃綠色至棕紅色,有光澤,略透明,柱頭2裂,叉開,長至3mm,質柔軟。以柔軟、有光澤者爲佳。

顯微鑑別,粉末特徵:乳白色,氣微味淡。①薄壁細胞長方形,長34-41μm,寬約14μm,壁略厚。②導管主爲螺紋和環紋導管,直徑爲7-10μm,導管常伴有微黃色的薄壁纖維,直徑7-10μm。

5.10 化學成份

本品含脂肪油2.5%、揮發油0.12%,樹膠樣物質3.8%、樹脂2.7%、苦味糖甙1.15%、皁甙3.18%、生物鹼0.05%。還含隱黃素(cryptoxanthin)、維生素C泛酸(pantothenic acid),肌醇(inositol),維生素K谷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蘋果酸(malic acid))枸椽酸(citric acid),酒石酸(tartaric acid),草酸(oxalic acid)等。此外,還含大量硝酸鉀(KNO3),a-生育醌(a-tocopheryl quinone)。

5.11 藥理作用

1.利尿作用玉米鬚對人或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排出量,但作用較弱。其水浸膏甲醇不溶部分經過透析者(甲)利尿作用最強,無論口服、皮下或靜脈注射均有顯着效果。利尿作用主要是腎外性的,對腎臟作用很弱。

2.對循環系統作用麻醉靜脈注射煎劑有顯着降壓作用,但對慢性頸動脈皮橋狗,每日服藥,連續3周,並無降壓作用。甲在低濃度時對末梢血管有擴張作用

3.降低血糖作用玉米鬚發酵製劑對家兔有非常顯着的降低血糖作用

4.利膽、止血作用玉米鬚製劑能促進膽汁排泄,降低其粘度,減少其膽色素含量,因而可作爲利膽藥用於無併發症的慢性膽囊炎膽汁排出障礙的膽管炎患者。它還能加速血液凝固過程,增加血中凝血酶元含量,提高血小板數,故可作爲止血藥利尿藥應用於膀胱及尿路結石。

5.12 毒性

毒性甲的毒性很小,對兔的致死量約爲250mg/kg(靜脈注射),利尿有效劑量約爲1.5mg/kg,故安全範圍較大,在此劑量時對心臟血壓、呼吸、末梢血管、腸肌等幾無作用

5.13 鑑別

理化鑑別,取本品2g,加乙醇50ml,水浴上加熱提min,濾過,濾液供如下試驗:(1)取濾液1ml,蒸乾,殘渣ml醋酐中加入硫酸1滴,醋酐層呈綠色。(檢查皁甙、甾體或三萜)(2)將試液滴於硅膠G-CMC薄層板上,滴加4%磷鉬酸乙醇液,加熱至110℃,顯藍色。

(3)將試液滴於硅膠G-CMC薄層板上,滴加1%香草醛硫酸液,顯紅色。(檢查揮發油、甾體)

5.14 炮製

將原藥除去雜質、衣殼(總苞片)及灰屑,曬乾烘乾即得。

5.15 性味

味甘;淡;性平

5.16 歸經

腎;胃;肝;膽經

5.17 功能主治

利尿消腫;清肝利膽。主水腫小便淋瀝黃疸膽囊炎;膽結石;高血壓糖尿病乳汁不通

5.18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大劑量60-90g;或燒存性研末。外用:適量,燒煙吸入

5.19 注意

煮食去苞須;不作藥用時勿服。

5.20 附方

黃疸方《四川省藥志》:治溼熱黃疸;治勞傷吐血方《四川中藥志》:虛勞吐血

5.21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寬腸下氣。治婦人乳結,乳汁不通,紅腫疼痛,怕冷發熱頭痛體困。

2.《嶺南採藥錄》:和豬肉煎湯治糖尿病。又治小便淋瀝砂石,苦痛不可忍,煎湯頻服

3.《現代實用中藥》:爲利尿藥,對腎臟病、浮腫性疾患、糖尿病等有效。又爲膽囊炎膽石、肝炎性黃疸等的有效藥。

4.《民間常用草藥彙編》:能降低血壓利尿消腫。治鼻血、紅崩。

5.《河北藥材》:治水腫腳氣

6.《浙江民間草藥》:開胃,平肝,祛風

7.《四川中藥志》:清血熱,利小便。治黃疸風熱,出疹,吐血及紅崩。

5.22 摘錄

《中華本草

6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1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