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劑

清熱劑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īng rè jì

2 英文參考

heat-clearing formula[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清熱劑(heat-clearing formula[1])是指以清熱藥爲主配伍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暑、解毒、清虛熱作用,治療裏熱證方劑的統稱[2][2]。分清氣分熱劑清營涼血劑清熱解毒劑清臟腑熱劑清熱解暑劑清虛熱劑[2]

4 清熱劑適應

清熱劑適用於表證已解,熱已入裏,或裏熱已盛而尚未結實的裏熱證[2]裏熱證究其原因,不外內傷外感兩個方面[2]。因於外感者,或表邪入裏化熱,或溫熱火毒爲病;因於內傷者,則多由臟腑偏勝,五志過極化火所致[2]。由於裏熱病證有熱在氣分血分之異,有實熱虛熱之分,有臟腑偏勝之殊,故清熱劑又可分爲6類,即清氣分熱劑,適用於熱在氣分證清營涼血劑,適用於熱入營血證;清熱解毒劑,適用於熱盛成毒證;清臟腑熱劑,適用於火熱偏勝於某一臟腑所產生的熱證;清熱祛暑劑,適用於暑熱證清虛熱劑,適用於虛熱證[2]

5 使用注意

運用清熱劑注意如下幾個方面:清熱劑多由寒涼之品組成,寒涼易於傷脾胃,不可過服,過服能傷人陽氣[2]。對平素虛寒者,雖有裏熱證亦應慎用,以免損傷陽氣[2]清虛熱劑多含滋陰之品,滋陰多膩滯,早用可留邪,故不宜用之過早[2]注意辨別熱證的真假和虛實[2]真寒假熱證者,不可誤用本類方劑[2]。凡實熱證者,當以寒涼清熱方劑直折其熱;若爲虛熱證,當以甘涼養陰之劑以清退其熱[2]。在對熱病患者使用清熱劑治療過程中,應根據病情注意配伍養陰藥,以達到顧護陰液的目的[2]清熱劑屬寒涼之品,重用久用易敗胃氣損傷脾陽,故使用時須適度,不可過量、過劑[2]。必要時可配伍健脾和胃之品,使祛邪而不損傷脾胃[2]

6 清熱劑分類

6.1 清氣分熱劑

清氣分熱劑,適用於熱在氣分證,熱盛傷津,或熱病後餘熱未清、氣陰兩傷證,症見高熱、煩渴、多汗、脈洪大等[2]。常用涼而不遏的清氣分熱藥物石膏知母竹葉梔子等爲主組成方[2]。由於邪熱傷津耗氣,故常配伍益氣生津之品,如人蔘麥冬[2]。代表方爲白虎湯竹葉石膏湯[2]

6.2 清熱解毒劑

清熱解毒劑,適用於實熱火毒壅盛於裏的病證,症見發熱心煩錯語、發斑、吐衄,或身熱面赤、胸膈煩熱、尿赤便祕,以及瘡瘍疔毒[2]。常用清熱解毒瀉火藥物黃芩黃連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黃等爲主組成方[2]疫毒發於頭面紅腫者,可配伍辛涼疏散之品,如牛蒡子薄荷殭蠶等;熱入氣分配伍瀉火藥,如石膏知母等;熱入血分配伍涼血藥,如水牛角丹皮、生地等[2]。代表方爲黃連解毒湯普濟消毒飲仙方活命飲涼膈散[2]

6.3 清營涼血劑

清營涼血劑,適用於邪熱傳營或熱入血分證,症見身熱夜甚,時有譫語,或斑疹隱隱,神煩少寐,吐血衄血、發斑,或蓄血發狂,舌絳起刺等[2]。常用清營涼血藥物水牛角、生地、玄蔘等爲主組成方劑,或配用金銀花連翹竹葉透熱轉氣;或配用丹皮赤芍涼血散瘀,使止血而不留瘀[2]。代表方爲清營湯犀角地黃湯[2]

6.4 清臟腑熱劑

清臟腑熱劑,適用於邪熱偏盛於某一臟腑所產生的火熱證[2]。其臨牀表現根據火熱偏盛的臟腑不同而不同[2]。主要的臨牀表現有心胸煩熱口渴面赤、口舌生瘡、尿赤澀痛;頭痛目赤口苦脅痛,或陰癢陰腫尿濁黃帶下;發熱喘咳、痰黃稠或腥臭膿血痰、胸中作痛;或牙痛齦腫、口臭齒松齒衄;或腹痛裏急後重、便下膿血等[2]。本類方劑根據所屬臟腑熱證候的不同,分別用相應的清熱藥爲主組成方[2]。如常用清心胃之火的黃連竹葉蓮子心,清肺熱黃芩桑白皮蘆根,清肝膽溼熱龍膽草夏枯草梔子,清大腸溼熱白頭翁黃柏等分別爲主組成方[2]。代表方如導赤散龍膽瀉肝湯瀉白散清胃散芍藥湯白頭翁湯[2]

6.5 清熱祛暑劑

清熱祛暑劑,適用於夏月暑熱證[2]。暑爲六淫之一,有特定的季節性[2]暑熱病常以身熱煩渴、汗出體倦、小便不利、脈數等爲主症[2]。常用擅長清暑的荷葉石膏滑石西瓜翠衣等爲主組成方[2]。暑多夾溼,若暑熱兼有溼邪者,法當清暑利溼配伍茯苓澤瀉豬苓藥物暑熱易耗傷元氣,若暑熱氣虛者,又當清暑熱而益元氣配伍太子參黃芪[2]。代表方爲六一散清暑益氣湯[2]

6.6 清虛熱劑

清虛熱劑適用於發熱性疾病的後期邪熱未盡而陰液已傷,出現午後或傍晚低熱,晨起熱退;或肝腎陰虛,以致骨蒸潮熱或低熱日久不退的虛熱證[2]。常以生地、玄蔘麥冬龜板鱉甲等滋其陰;青蒿知母丹皮地骨皮銀柴胡等透其熱[2]。代表方劑青蒿鱉甲湯清骨散當歸六黃湯[2]

表3-1 常用清熱劑比較(出自《方劑一本通》)

7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魏睦新,王剛.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