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病論》

清 雷豐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秋傷於溼大意

土寄於四季之末,四時皆有溼氣,何獨經謂“秋傷於溼”乎?蓋一歲之六氣者,風、君、相、溼、燥、寒也。推四之氣大暑白露,正值溼土司權,是故謂之“秋傷於溼”。鞠通先生列溼溫於夏末秋初,誠有高見。豐謂因溼爲病者有六∶一曰傷溼,一曰中溼,一曰冒溼,一曰溼熱,一曰寒溼,一曰溼溫。蓋傷溼者,有表裏之分焉∶在表由於居溼涉水,雨露沾衣,從外而受者也。在裏由於喜飲茶酒,多食瓜果,從內而生者也。中溼者,卒然昏倒,頗與中風相似。冒溼者,因冒早晨霧露,或冒雲瘴山嵐。溼熱者,夏末秋初感受爲多,他時爲少。寒溼者,先傷於溼,後傷生冷。溼溫者,溼釀成溫,溫未化熱,最難速愈,非寒溼之證,辛散可化,溼熱之證,清利可平之比也。此六者,皆溼邪之爲病耳。喻嘉言先生又謂秋傷於燥,發出秋燥之論。其說未嘗有謬。據按六氣而論,其實溼氣在於秋分之前,燥氣在於秋分之後,理固然矣。姑附秋燥一條,以備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