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讀》

清 陳修園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葛谷

氣味甘、平,無毒。主下痢十歲以上。葉天士曰∶葛根氣平,稟天秋平之金氣,入手太陰肺經;味甘辛無毒,得地金土之味,入足陽明燥金胃。其主消渴者,辛甘以升騰胃氣氣上津液生也。其主身大熱者,氣平爲秋氣,秋氣能解大熱也。脾有溼熱,則壅而嘔吐葛根味甘,升發胃陽胃陽鼓動,則溼熱下行而嘔吐止矣。諸痹皆起於氣血不流通,葛根辛甘和散,氣血活諸痹自愈也。陰者從陽者也,人味;平者,金之和氣;所以解諸毒也。張隱庵曰∶元人張元素謂∶“葛根陽明仙藥,若太陽初病用之,反引邪入陽明等論,皆臆方,有葛根湯太陽病項背几几;又治太陽陽明合病。”若陽明本病,只有白虎承氣諸湯,並無葛根湯證,況葛根主宣通經脈之正氣以散邪,豈反引邪內入耶!前人學不明經,屢爲異說,李時珍一概收錄,不加辨正,學人看本草發明,當合經論參究,庶不爲前人所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