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治麻痧初編》

清 凌德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經驗方

荊防葛根湯

葛根(一錢半或一錢)牛蒡子(炒研,三錢)炒荊芥(一錢半)炒防風(一錢半)桔梗(一錢)枳殼(一錢,面炒)甘草(四分)光杏仁(三錢,便溏者勿研)象貝母去心研,三錢)加浮萍(三錢)荊芥防風不炒亦可。

升麻葛根湯

(痧點隱隱不透者用之)升麻(五分)葛根(錢半)赤芍(錢半)生甘草(四分)荊芥(錢半)牛蒡子(三錢)蟬衣(一錢)桔梗(一錢)加櫻桃核(三錢)浮萍草(二錢)

藿香正氣散

藿香紫蘇制茅術制川樸茯苓陳皮甘草桔梗半夏曲葛根牛蒡子蟬衣焦神曲茅術川樸舌胎白膩溼重者可用。原方有大腹皮白芷當酌用之。

透邪煎

歸身赤芍荊芥防風升麻葛根炙甘草牛蒡子蟬衣

柴歸飲

(即前方內)加柴胡

托里舉斑湯

歸身(五分,瀉者勿用)赤芍(一錢,酒炒)升麻(五分,見點後勿用)柴胡(五分)加浮萍草(三錢)原方有炙甲片(一錢)白芷(七分)當酌用之。幹葛牛蒡子蟬衣荊芥貝母隨證可加。德按∶惟冬令平寒必須麻黃,輕者三分,重則六七分,(炙焦潤之)若竹葉石膏桑葉杏仁西河柳枇杷葉蘆根白茅根隨時加用可也。

上編曰徵今

(下)徵今編書後《內經》言∶火鬱發之王安道先生解曰∶發者汗之也,升舉之也。升舉發汗即發散之義也。仲聖太陽篇曰∶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脈浮而數者,可發汗陽明篇曰∶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又曰∶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咽中閉塞,不可發汗。然在近時爛喉痧證竟有以發汗而生,以不發汗而死者。如光緒丁丑三年吳下邗上大疫時行,患喉痧者,老幼傳染。醫用寒涼死亡相繼,曾服麻杏荊防發汗宣透者轉危爲安。若投黑膏犀角地黃頃刻告斃。可見天行疫癘當推歲氣論治,未可拘一定成法。薛一瓢先生曰∶凡大疫之年,多有難識之證。醫者絕無把握,方藥雜投,夭枉不少。要得其總訣,當就三年中司天在泉,推氣候之相乖者在何處,再合本年之司天在泉,求之以此用藥,雖不中不遠矣。《內經》雲∶必先歲氣,母伐天和。此之謂歟。餘輯是編不無掛一漏萬,明哲高賢匡予未逮,惠我名言,自當續付棗梨,同垂不朽,後學凌德拜識。日本多紀櫟窗先生着有《麻疹心得》《麻疹輯要方》《麻疹纂類》各一卷,求之多年未得一見,深以爲憾,茲特附載卷端,以俟他日訪錄續編。辛卯夏日蟄庵謹又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