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鬱發之

中醫治則 中醫治法 中醫學 中醫治療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uǒ yù fā zhī

2 註解

火鬱發之爲治療學術語。系治則之一[1]。出自《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王冰注:“火鬱發之,謂汗令疏散也。”火鬱,指熱邪鬱而內伏;發,發泄,發散[1]。如溫熱邪至氣分,症見身熱心煩口渴無汗舌苔粗黃,須辛涼透達,使病人微汗,則氣分熱邪可以向外散發,亦即透衛泄熱[1]。又如火鬱抑於內,非苦寒沉降之劑可治,用昇陽散火湯使其勢窮則止[1]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8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