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三字經》

清 陳修園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消渴第二十一

消渴津液

口渴不止爲上消,治以人蔘白虎湯。食入即飢爲中消,治以調胃承氣湯。飲一溲一小便如膏爲下消,治以腎氣丸。其實皆津液幹之病也,趙養葵變其法。

七味飲一服安

趙養葵雲∶治消症無分上、中、下,但見大渴、大燥,須六味丸料一斤、肉桂一兩、五味子一兩,水煎六七碗,恣意冷凍飲料之,睡熟而渴如失矣。白虎、承氣湯皆非所治也。

金匱法別三般

能食而渴者,重在二陽論治。以手太陽津液足太陽主血也。飲一溲一者,重在少陰論治。以腎氣虛不能收攝,則水直下趨,腎氣虛不能蒸動,則水不能上濟也。不能食氣衝者,重在厥陰論治。以一身中唯肝火最橫,燔灼無忌,耗傷津液,而爲消渴也。《金匱》論消渴,開口即揭此旨,以補《內經》之未及,不必疑其錯簡也。

二陽病治多端

勞傷榮衛,漸鬱而爲熱者,炙甘草湯可用,喻嘉言清燥湯即此湯變甘溫爲甘寒之用也。熱氣蒸胸者,人蔘白虎湯可用,《金匱》麥門冬湯即此湯變甘寒而爲甘平之用也。消谷大堅者,麻仁丸甘草人蔘當歸可用,妙在滋液之中攻其堅也。蓋堅則不能消水,如以水投石,水去而石自若也。消症屬火,內鬱之火本足以消水,所飲之水本足以濟渴。只緣胃中堅燥,全不受水之浸潤,轉從火熱之勢,急走膀胱,故小便愈數而愈堅,愈堅而愈消矣。此論本喻嘉言,最精。

少陰病腎氣

飲水多小便少名上消,食谷多而大便堅名食消、亦名中消,上中二消屬熱。唯下消症飲一溲一,中無火化,可知腎氣之寒也,故用腎氣丸

厥陰烏梅丸

方中甘、辛、苦、酸並用。甘以緩之,所以遂肝之志也。辛以散之,所以悅肝之神也。苦以降之,則逆上之火順而下行矣。酸以收之,以還其曲直作酸之本性,則率性而行所無事矣。故此丸爲厥陰症之總劑。治此症除此丸外,皆不用苦藥,恐苦從火化也。

變通妙燥熱

有脾不能爲胃行其津液,肺不能通調水道而爲消渴者,人但知以清潤治之,而不知脾喜燥而肺惡寒。試觀泄瀉者必渴,此因水津不能上輸而惟下泄故爾。以燥脾之藥治之,水液上升即不渴矣。餘每用理中丸湯倍白朮加栝蔞根,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