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祕錄》

清 陳士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十論生死

雷真君曰,知生死而後可以爲醫。生中知死,死中知生,非易易也。何以知生中之死,如傷寒症,七日不汗死是也。何以知死中有生,如中風中惡中毒是也。生中之死,而辨其不死;死中之生,而辨其不生,醫道其庶幾乎。傷寒至七日猶無汗,人皆謂必死矣,而予獨斷其不死者,非因其無汗而可生也。蓋傷寒邪盛,禁汗之不得出,其人無煩躁之盛,腎水猶存,邪不能熬幹之也,雖無汗,必有汗矣,七日來複,豈虛言哉。此生中之死,而辨其不死之法也。中風不語中惡不出聲,中毒致悶亂,雖其人之氣猶存,似乎不死,然而,遺尿腎絕矣,手撒則肝絕矣,水不下喉則脾胃絕矣。舌本強心絕矣,聲如酣則肺絕矣。五臟無一生,無有不死者;倘有一髒之未絕,未死也。看何髒之絕,而救何髒之氣,則死猶不死矣。然而,五臟之中尤最急者,莫過心腎,心腎之藥,莫過人蔘附子二味,二味相合,則無經不入。救心腎,而各髒亦無不救之矣。雖將死之人,必有痰涎之作祟,似祛痰化涎之藥,亦不可輕度。然不多用人蔘,而止用祛痰化涎之藥,適足以死之也。即或偶爾生全,未幾仍歸於死。此死中之生,而辨其不生之法也。張公曰∶真奇絕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