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心法要訣》

清 吳謙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上馬癰下馬癰

上馬癰下馬癰,上左下右折紋生,膀胱溼熱憂憤起,黑陷屬重高腫輕。【注】此證生於臀肉之下折紋中,屬膀胱經溼熱又兼七情不和,憂憤凝滯而成。初起如粟,黃膿小,漸生痛,寒熱往來,高腫紅亮爲輕,平陷黑硬爲重。初服荊防敗毒散以退寒熱、次服內託羌活湯;膿勢將成,服托里透膿湯。其餘內外治法,俱按癰疽潰瘍門。

上馬癰下馬癰圖p04-34a177.bmp

內託羌活湯

羌活黃柏(酒炒,各二錢)黃(一錢五分)當歸陳皮連翹蒼朮(炒)甘草(炙)防風(各一錢)肉桂(三分)水一盅,酒半盅,煎八分,食前服。【方歌】內託羌活宣堅硬,燥溼能託臀下癰,歸黃陳柏同甘草,本連翹蒼桂風。

荊防敗毒散

(見項部腦疽

托里透膿湯

(見頭部侵腦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