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腦腦橋角腦膜瘤

神經外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ǎo nǎo nǎo qiáo jiǎo nǎo mó liú

2 英文參考

meningioma of cerebello-pontine angle

3 註解

4 疾病別名

橋小腦角腦膜瘤,meningioma of cerebellopontine angle

5 疾病代碼

ICD:M9530/0

7 疾病概述

小腦幕腦膜瘤是指腫瘤基底附着在小腦幕(包括幕切跡和竇匯區)的腦膜瘤,可向小腦幕上或幕下兩個方向發展,亦可呈啞鈴形生長。發病以中年女性爲多,平均年齡43.8 歲,女∶男爲1.53∶1。

8 疾病描述

小腦幕腦膜瘤是指腫瘤基底附着在小腦幕(包括幕切跡和竇匯區)的腦膜瘤,可向小腦幕上或幕下兩個方向發展,亦可呈啞鈴形生長。因此有幕上型、幕下型和啞鈴型之分。也有人將向幕下生長者歸入後顱窩腦膜瘤

9 症狀體徵

由於生長的部位、擴展範圍及機體代償功能的差異,症狀可略有不同。但最常見的症狀是Ⅴ、Ⅶ、Ⅷ腦神經損害和小腦功能障礙。隨着腫瘤的增長,小腦腦幹腫瘤的壓迫而出現相應症狀後期因導水管、第四腦室受壓,腦橋小腦角池及環池被阻塞,而出現顱內壓增高。僅有少數病人表現爲叄叉神經痛,或顱內壓增高伴有輕度的小腦症狀腦神經聽神經損害最多見,患側聽力減退和早期耳鳴佔90%以上,眩暈較少見,前庭功能試驗和電測聽檢查多可發現異常。其次爲輕度面神經損害;病側面肌癱瘓面肌痙攣多爲早期表現,有人報道約佔68%。叄叉神經損害也較多見,病人表現患側面部麻木感覺減退、角膜反射遲鈍或消失;若叄叉神經運動支受累可見顳肌萎縮。個別病例患側面部或舌部陣發性劇痛,單就疼痛的程度難與繼發性叄叉神經痛鑑別。較常受損的是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吞嚥嗆咳、聲音嘶啞、檢查可見咽反射減弱或消失,軟齶下垂或提齶無力。而展神經舌下神經副神經的損害在橋小腦角腦膜瘤中較少見。小腦功能障礙是僅次於聽神經損害的常見症狀,表現爲走路不穩及患側肢體共濟失調粗大的水平眼球震顫;出現語言障礙者較少見。腫瘤較大壓迫腦幹時,可出現同側肢體肌力減弱,少數患者伴有病側淺感覺減退後期有時可出現雙側錐體束徵。

10 疾病病因

暫無相關資料。

11 病理生理

腫瘤的類型以內皮型和纖維型多見,多發生於巖骨後面和內聽道內側的腦膜上,常與巖上、下竇或乙狀竇相連。多數呈球形結節狀,少數爲扁平狀。腫瘤的血供來自於巖骨後面的硬腦膜,也可來自於小腦前下和小腦後小動脈的分支。按腫瘤與內聽道的關係,常分爲內聽道前組和內聽道後組。

12 診斷檢查

診斷:患者逐漸出現進行性一側腦橋小腦綜合徵伴有顱內壓增高症狀,特別是首發非聽神經症狀,結合CT 及MRI 等影像檢查,一般可以做出診斷。

實驗室檢查:無特殊表現。

其他輔助檢查

1.腦血管造影 正位像可以顯示大腦動脈小腦動脈向內上移位,腫瘤向斜坡發展時,基底動脈分叉處向對側移位。側位小腦後下動脈向後移位。同時可見腫瘤染色。

2.CT 及MRI 掃描 腫瘤體積一般較大(多大於3.5cm),位於橋小腦角,以廣基與巖骨相連,邊界清楚,呈卵圓形,基底附着寬。不增強時密度不高,均勻一致,注射造影劑後呈均一性強化。可見鈣化或巖骨骨質破壞或增生。腫瘤不以內聽道口爲中心,內聽道一般不擴大,而往往與小腦幕有粘連,冠狀掃描更能證實腫瘤與小腦幕的關係。在MRI 圖像中,腫瘤信號與腦灰質相似,T1加權像上爲低、等信號,T2 加權像上爲等、高信號;瘤內可見鈣化或囊變,腫瘤周圍多伴有水腫腫瘤與周圍的關係顯示更加清晰,這對制訂手術方案是極爲有利的。

13 鑑別診斷

在臨牀上,橋小腦角腦膜瘤應與下列疾病相鑑別:

1.聽神經鞘瘤 症狀橋小腦角腦膜瘤相似,一般聽神經鞘瘤症狀多自聽神經開始,內聽道有擴大、破壞。聽神經鞘瘤多見於男性,而腦膜瘤以女性爲多。若無聽神經症狀或損害,巖骨尖破壞,伴有附近鈣化,則首先考慮腦膜瘤聽神經鞘瘤的CT 及MRI 檢查則表現圓形或分葉狀的低密度竈,邊界清楚,少數呈略高密度,內聽道多呈錐形或漏斗形擴大,第四腦室受壓變形並向對側移位或閉鎖,導水管、叄腦室、側腦室擴大。增強後多有明顯強化,囊變或壞死部分有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區。MRI 檢查表現爲長T1、長T2 信號。

2.腦橋小腦角膽脂瘤 多表現叄叉神經痛或橋小腦綜合徵,年齡較輕,病程較長,腦神經多有損害。X 線平片示少數橋小腦角膽脂瘤可見巖骨尖或巖骨嵴破壞,內聽道口不擴大;CT 的典型表現爲低密度影,注射造影劑一般不強化;MRI 表現在T1 加權像信號更低,在T2加權像上信號更高,且內部信號不均勻。由於膽脂瘤爲匍匐樣生長,對鄰位結構是包繞而不是推移,不發生異常對比增強。

3.原發性叄叉神經痛 症狀爲侷限性的叄叉神經分佈區的陣發性劇烈疼痛,一般無異常體徵。X 線平片、CT 及MRI 無異常發現。

4.腦蛛網膜炎 有感染史,病程波動,除侷限症狀外常有一些較彌散的體徵,腦脊液炎症改變。抗炎治療有一定效果。

14 治療方案

目前手術切除仍是惟一有效的方法。手術多采用患側枕下開顱,術中放出腦脊液,這樣可不必過分牽拉小腦,後組腦神經暴露和保護都很容易,而且暴露小腦幕切跡、中腦、基底動脈上部以及第Ⅲ腦神經與顳下入路相差不多。有時顳下入路和枕下入路可聯合使用,使腫瘤暴露更充分,爲全切腫瘤提供更有利的條件。顳下入路切開小腦幕,術野較寬闊,基底動脈、第Ⅲ、Ⅳ、Ⅴ腦神經顯示更清楚,但此入路會造成腦損傷及Labbe 靜脈損傷,嚴重可術後出現癲癇偏癱

15 併發症

如進行手術治療,可能術後合併以下併發症:

1.腦膜炎 顱後窩腫瘤術後比其他部位的腫瘤手術後更容易發生腦膜炎,多發生在術後1 周左右,患者多持續高熱,頸部抵抗感,腦脊液白細胞增多,尤其是中性分葉核細胞增多明顯,但反覆細菌培養陰性老年人可能症狀與體徵都不如青壯年者明顯,但是一旦惡化,預後很差。因此對於顱後窩開顱手術的患者,尤其是腦橋小腦角區腦膜瘤患者,早期、多次、緩慢適量的腰椎穿刺釋放腦脊液有利於促進腦脊液循環的恢復,減少腦膜炎發生。另外應儘量縮短手術操作時間,減少腫瘤殘餘,手術結束後反覆沖洗術腔,手術後預防性應用抗生素等都是預防腦膜炎的關鍵。腦膜炎一旦發生,則需要積極處理,更換有效的抗生素,多次腰椎穿刺釋放腦脊液,也可以腰椎穿刺置管引流,必要時可行慶大黴素鞘內注射。

2.後組腦神經損傷 若患者後組腦神經受牽拉、鉗夾或手術後粘連,則術後患者發生飲水嗆咳、聲音嘶啞、咳嗽反射減弱等,此時患者發生吸入性肺炎,術後有意識障礙患者更容易發生。此併發症一旦出現,可預防性行置胃管鼻飼,靜脈輸液保證患者能量保持電解質平衡,給予營養神經藥物治療,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平時護理時應注意多翻身、拍背等促進痰液排出。一旦發生吸入性肺炎,應儘量吸出吸入氣管內的食物,霧化稀釋痰液,必要時氣管切開,更換有效的抗生素

3.腦幹損傷 若切除腫瘤過程中過度牽拉腦幹,電灼過多的腦幹供血動脈或直接電灼腦幹,則易導致偏癱,甚至出現呼吸循環功能紊亂。此併發症應以預防爲主,若一旦發生應針對性治療,呼吸循環紊亂的患者多預後不良,若僅爲一過性腦幹水腫,則功能有可能恢復,若發生梗死則較難恢復。針對腦幹損傷無有效的治療措施,水腫應使用脫水藥,有時高壓氧可以促進功能恢復,鍼灸也有一定的效果。腦幹損傷所致肢體癱瘓,保守治療過程中應注意預防靜脈血栓形成,尤其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此併發症也應以預防爲主,手術後應針癱瘓的肢體進行鍼對性治療,如被動活動按摩、理療、鍼灸、抗凝等。

4.叄叉神經面神經損傷 常發生營養不良性角膜潰瘍暴露性角膜炎,此併發症的發生與手術操作有很大的關係,一般發生在手術後半年左右。患者因長期眼瞼不能閉合或角膜反射減弱導致角膜炎、甚至角膜潰瘍發生。防治的關鍵在於預防,術後患者出現角膜反射減弱或周圍性面癱時應及時處理,防止或延緩角膜炎及角膜潰瘍發生患者應長期應用氯黴素眼藥水或紅黴素眼藥膏保持角膜的營養,必要時可將眼瞼縫合。

5.腦水腫 腦膜瘤術後易發生腦水腫腦橋小腦腦膜瘤也不例外。一旦發生應給予減輕腦水腫藥物

6.腫瘤復發 多因手術未完全切除腫瘤,或未處理好腫瘤的基底及受腫瘤侵蝕的顱骨所致。對於腫瘤未完全切除的患者,應進行放射治療或內放射治療。一旦腫瘤復發,仍應手術治療。

7.其他器官病變 若患者手術前合併心臟、肺或其他全身系統疾病,術後可能發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此併發症的防治關鍵在於預防,手術前充分估計患者耐受手術的能力,術前充分準備後方可進行手術。

16 預後及預防

預後:近幾年來,CT 及MRI 應用,早期發現腫瘤,應用顯微手術切除,使橋小腦角腦膜瘤全切的成功率進一步提高,手術效果越來越好,腫瘤未能全切的原因多是腫瘤較大且質地堅硬,與腦幹腦神經粘連緊,不易分離,或腫瘤向幕上發展,幕下開顱無法暴露。提高橋小腦角巨大腦膜瘤的手術效果寄希望於腦神經血管再造。

預防:無特殊。

17 流行病學

文獻報道,橋小腦腫瘤中以聽神經瘤多見,佔70%~80%,腦膜瘤僅佔6%~8%,第3 位爲膽脂瘤,佔4%~5%。發病以中年女性爲多,平均年齡43.8 歲,女∶男爲1.53∶1。

18 相關出處

內科學第五版》、《外科學第五版》、《兒科學第六版》、《內科學第六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