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悟》

清 程國彭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傷暑(霍亂、攪腸痧

古稱靜而得之爲中暑,動而得之爲中熱,暑陰而熱陽也。不思暑字,以日爲首,正言熱氣之襲人耳。夏日烈烈,爲太陽之亢氣,人觸之,則生暑病。至於靜而得之者,乃納涼於深堂水閣,大扇風車,嗜食瓜果,致生寒疾,或頭痛身痛發熱惡寒者,外感於寒也,或嘔吐腹痛四肢逆冷者,直中於寒也。與暑證有何干涉?大抵暑證辨法,以自汗口渴煩心溺赤身熱、脈虛爲的。然有傷暑中暑、暑閉之不同。傷暑者,感之輕者也,其症煩熱口渴益元散主之。中暑者,感之重者也,其症汗大泄,昏悶不醒或煩心、喘、妄言也。昏悶之際,以消暑丸灌之,立醒。既醒,則驗其暑氣輕重而清之,輕者益元散,重者白虎湯閉暑者,內伏暑氣,而外爲風寒閉之也。其頭痛身痛發熱惡寒者,風寒也。口渴煩心者,暑也。四味香薷飲荊芥秦艽主之。又有暑天受溼,嘔吐瀉利,發爲霍亂,此停食伏飲所致,宜分寒熱治之。熱者,口必渴,黃連香薷飲主之。寒者,口不渴,藿香正氣散主之。更有乾霍亂證,欲吐不得吐,欲瀉不得瀉,攪腸大痛,變在須臾,古方以燒鹽合陰陽水引而吐之,或以陳皮同煎吐之,或用多年陳香櫞煎湯更佳,俗名攪腸痧烏痧脹,皆此之類,此係穢氣閉經隧氣滯血凝,脾土壅滿,不能轉輸,失天地營運之常,則脹閉而危矣是以治法宜速,切戒飲粥湯,食諸物,入口即敗,慎之慎之。

消暑丸益元散

(見類中

白虎湯

(見陽明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