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飲

中醫病證名 飲證 中醫內科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ú yǐn

2 英文參考

latent fluid retenti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recurrent fluid-retention syndrom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recurrent phlegm retent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伏飲(latent fluid retention[1])爲病證名[2]。是指飲邪久伏體內,遇風寒外邪相引而發病,以惡寒發熱咳嗽喘促,痰多,目泣自出,腰背痠痛,苔膩,脈沉滑等爲常見症的飲證[2]痰飲之一[2]

4 伏飲病因病機

因飲邪伏匿於體內,或留飲去而不盡,潛伏爲患[2]

5 伏飲症狀

金匱要略·痰飲病脈證並治》:“膈上病痰,滿喘,咳唾,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𥆧劇,必有伏飲。”

6 伏飲的治療

治宜化飲逐邪,扶正固本[2]。方用小青龍湯木防己湯桂枝半夏湯倍術丸[2]

本證可見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2]

7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3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