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瘟疫論》

明 吳又可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少腹滿痛

時疫少腹滿痛,爲邪熱結於下焦下焦大腸膀胱厥陰分界,與中焦異,亦有滿而不痛、痛而不滿、滿痛兼作之不同。初起滿而不痛者,溼勝氣滯也,檳榔厚朴蒼朮爲要藥。痛而不滿者,手不可近,熱傷厥陰血分也。黃芩以清熱,赤芍、歸尾以活血,柴胡以升厥陰之氣,若牽引陰器及兩胯夾縫者,加秦艽即愈。滿痛兼作者,不論初起、末後,當視其前後。在前小水不利,蓄水也,四苓、豬苓、益元等方選用。在後大便不利,有燥屎也,三承氣選用。小便利而大便色黑者,蓄血也,抵當湯桃仁承氣湯選用。以大、小便之通塞爲辨,固矣,亦當細察其滿痛而有硬塊不可按者,屬燥屎。滿痛如鼓不可按而卻無塊者,屬溺蓄脬中。滿痛拒按而軟者,屬蓄血。以此辨之瞭然矣。外有時疫末路,滿而不痛,痛而不滿,喜溫喜按者,爲虛證,當細詢來路。若屢經清、下太過,當消息溫補以培養陰陽,不可執時疫實邪熱證而不變通也。然此亦十中一見耳。上滿痛諸證,乃時疫裏證之大端,總屬熱邪內陷。在風、寒、暑、溼諸門,則寒、熱、虛、實俱有。在時疫已經傳變,見於煩渴、燥熱既顯之後。其爲熱證易辨,若見於未經傳變之先,乃疫毒鬱而未發,多不渴,多不發熱,甚有手足反厥冷者。根據風寒治,則當溫;根據時疫治,則當清。毫釐千里,反掌生死,當於氣、色、神、脈、舌苔五者,細察而詳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