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瘟疫論》

明 吳又可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舌燥

舌乃心苗,腎竅通其本,脾脈絡其下。時疫舌燥,由火炎土燥,中宮堵截,腎水不能上交心火,須察其苔之有無,與色之深淺施治。白苔而燥,疫邪在表,痰已結於膈上,吳氏達原飲石膏川貝、蔞仁、大黃。此吳氏名白砂苔,熱極不變黃色,下之即黃,不可緩也。黃苔而燥,疫邪傳胃,小承氣、小陷胸、大柴胡選用。醬色苔而燥,疫邪入胃,深及中、下二焦,調胃承氣湯黑苔而燥,疫邪入胃至深,傷及下焦大承氣湯。燥成塊裂,或生芒刺,熱更甚也,大承氣倍其分兩,大黃須兩許方妙。各燥苔,下之漸減,不即盡淨,爲藥已中病,力未到耳,當再下之,有下至三、五次、十餘次而後愈者。若屢下而燥苔愈長,不可更下,當察其腹中。若揉按作響者,痰水結於中焦,脾胃受困,津液不能上潮,改用平胃、二陳溫燥之劑即愈。又腎陰竭涸,愈下愈亡其陰,燥苔不回,目無神,耳聾心悸,腰萎,再下必死,宜六味地黃湯生脈散。至無苔而燥,須辨其色。正赤或深紫,熱歸心包血分熱極,石膏知母黃連犀角羚羊角牛黃爲主。鮮紅亡陰,二冬、生地、元參知母阿膠人蔘爲主。大抵舌無苔則胃無物,可清潤,不可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