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指掌》

清 吳坤安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六經本病

傷寒斷無日傳一經之理。仲景既無明文。其說始於誤解經義。素問熱論篇雲。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背強。二日陽明受之。故身熱目痛鼻幹不得眠。三日少陽受之。故胸脅痛耳聾。此言三陽受邪發病之期。有淺深先後之次序。非謂傳經之日期也。故下文雲。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此言病之向愈。大約以七日爲期。以七日始行盡本經也。故太陽病至七日始衰。而頭痛少愈。則六日內只在本經。非傳至厥陰明矣。註疏者。以六日爲傳經已盡。以七日巨陽病衰爲再傳經釋之。致後人皆以日傳一經爲常例。不知六氣之傷人無常。或入於陽。或入於陰。靈樞雲。中於面。則下陽明。中於項。則下太陽。中於頰。則下少陽。以此可知三陽各自受邪。非必從太陽傳入也。則太陽受病一日發。陽明受病二日發。其義顯然。故傷寒非必始太陽而終厥陰。亦非一經止病一日。亦非一經獨病相傳。大抵今之傷寒。無不兼經而病。即古人所稱合病並病之症。後學不解此旨。而欲拘拘於六經傳次。印證今病。宜無一症合其式矣。茲將六經古法述於前。新法續於後。其各經兼併之症。列於六經正病之下。庶臨症者得其把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