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認同

心理學與精神病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ì wǒ rèn tóng

2 英文參考

self-identity

3 註解

自我認同(self-identity)又稱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美國精神分析學家埃裏克森人格理論中的一個專用術語。他認爲,所謂自我同一性是指青少年對自己的本質、信仰和一生中的重要方面前後一致及較完善的意識,也即個人的內部狀態與外部環境整合協調一致。12、13歲至17、18歲的年輕人,發展的任務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自我同一性混亂。兒童進入青年期,個體意識分化爲理想自我和現實的自我並達到統一。爲此,要麼努力改變現實自我,使之與理想自我一致;要麼修正、改變理想自我,使之符合現實的自我。青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和他以前發展階段所建立起來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動感有直接關係,如果順利地完成了以前的發展任務,自我同一性就容易建立,並順利地進入成人期。如果不能順利地完成前期的任務,自我同一性就難以建立,就會導致自我同一性的混亂,以致妨礙人格的正常發展。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