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病目錄制訂工作程序

罕見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ǎn jiàn bìng mù lù zhì dìng gōng zuò chéng xù

2 基本信息

罕見病目錄制訂工作程序》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於2018年5月28日《關於印發罕見病目錄制訂工作程序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18〕11號)印發。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3 發佈通知

關於印發罕見病目錄制訂工作程序的通知

國衛辦醫發〔2018〕1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計生委:

爲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加強我國罕見病管理,促進罕見病目錄的制訂更加科學合理,我委制定了《罕見病目錄制訂工作程序》(可從我委官網下載)。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代章)

2018年5月28日

4 全文

罕見病目錄制訂工作程序

第一條  爲加強我國罕見病管理,促進罕見病目錄(以下簡稱目錄)的制訂更加科學合理,不斷完善罕見病相關管理政策,滿足人民羣衆健康需求,制定本程序

第二條  目錄的制訂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充分結合經濟發展、人口情況、社會保障水平等因素,並參考與我國社會發展水平相近國家或地區的管理經驗

第三條  分批遴選目錄覆蓋病種,對目錄進行動態更新。目錄更新時間原則上不短於2年。

第四條  納入目錄的病種應當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國際國內有證據表明發病率或患病率較低;

(二)對患者和家庭危害較大;

(三)有明確診斷方法

(四)有治療或干預手段、經濟可負擔,或尚無有效治療或干預手段、但已納入國家科研專項。

第五條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罕見病診療與保障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家委員會)負責提供技術支持和政策建議,專家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罕見病病種申報材料的接收、匯總和整理等日常工作。

第六條  國家有關部門、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國家級行業學會或協會、民政部註冊登記的相關民間組織,可以提出增加目錄病種的申請,並向專家委員會辦公室(聯繫方式見附件1)提供申請材料。

第七條  申請材料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病種基本情況。主要包括病種名稱(中英文)、發病率或患病率、發病年齡、診斷標準、治療方法(含藥品)、預後效果(含生存期)等;

(二)我國是否已有保障政策、治療所需年費用等;

(三)其他主要國家或地區對該病種的診療、醫療保障和社會救助等管理情況;

(四)上述材料的數據來源和參考文獻;

(五)申請單位、聯繫人及聯繫方式,包括通訊地址、電話和電子郵件。

上述材料可通過填寫罕見病目錄申請表(見附件2)提供。申請表不能涵蓋的其他內容,另附書面材料。

第八條  申請單位應當同時提供紙質版和電子版(PDF格式)申請材料。

第九條  專家委員會辦公室收到申請材料後,對其進行形式審查。對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向申請單位提出補充修改建議。

第十條  專家委員會辦公室在接收、彙總申請材料的工作中,應當及時向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報備,適時提出召開集中論證會的建議。

第十一條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根據專家委員會辦公室建議和申請情況,組織召開專家委員會全體擴大會議,邀請相關領域專家進行研究論證。

第十二條  專家委員會和相關領域專家根據本程序第四條規定,經論證形成目錄(徵求意見稿)並經專家簽字提交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第十三條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目錄(徵求意見稿)向國家有關部門、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國家級行業學會或協會、民政部註冊登記的相關民間組織徵求意見。根據反饋意見情況,決定是否按照第十一條規定再次召開論證會議,並最終確定目錄。

第十四條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公佈罕見病目錄。

第十五條  如需調整出目錄的,參照增加病種的程序及要求執行。

第十六條  本程序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十七條  本程序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5 罕見病診療與保障專家委員會辦公室聯繫方式

郵寄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帥府園1號

罕見病診療與保障專家委員會辦公室

聯繫電話:010—69154259

電子郵箱:RD@NHFPC.GOV.CN

6 罕見病目錄申請表

一、疾病基本情況

疾病名稱

(中文)              (英文)

ICD編碼

易患性別

£男   £女

發病年齡

生存年限

發病率

患病率

診斷方法(含技術名稱、預估費用、是否納入醫保、是否經濟可負擔等)

治療或干預方法(含名稱、預估費用、是否納入醫保、是否經濟可負擔等)

二、申請單位基本情況

申請單位名稱

聯繫人姓名

職   務

聯繫電話

電子郵箱

單位通訊地址

(申請單位蓋章)

年   月   日

申請表下載

20180605140032114.doc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