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沈良方》

宋 沈括;蘇軾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治小便數方(並治渴)

上取糯米一手大,臨臥炙令軟熟,啖之,以溫酒送下,不飲酒入,溫湯下,多啖彌佳,行坐良久,待心間空,便睡,一夜十餘行者,當夜便止。予嘗以爲戲術,與人賭物,用之如有神聖,或言假火氣溫水送,不然也。大都糯稻主縮水,凡人夜飲酒者,是夜輒不尿,此糯米之力也。又記一事,予故人劉正夫,罷官閩州次建溪,常叩一大家求舍。閉門不納,既而使人謝雲∶屬其父有病甚,不能延客。劉問其狀,曰病渴殆死矣。劉許爲其營藥,俄而其子弟羣至,求治其父。劉即燒藥與之,明目來謝雲,飲藥一杯,是夜啜水減七八分,此劉君目擊者。其方用糯稻稈,斬去穗及根,取其中心,淨器中燒作灰,每用一合許,湯一碗,沃浸良久,澄去滓。嘗其味如薄灰汁,乘渴頓飲之,此亦糯稻縮水之一驗也,故因附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