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正宗》

近代 王德宣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三、熱病

楊如侯曰∶夏日熱病,因外感而發者,不外二端。一因外感風寒而發,一因外感暑而發。其因風寒而發者,脈必浮緊,蓋風脈浮,寒脈緊也。熱病之脈者洪大,若見浮緊,可知其夏日之傷於風寒。若輕舉之,脈見浮緊,略按之,脈仍洪盛,即可知其新感風寒之邪,外束於表,而內伏之熱,已發於裏矣。至因暑而發者,則病勢之來,尤速且劇。蓋風寒之邪,從皮膚入,由外入內,勢猶較緩;暑之邪,從口鼻入,直行中道,內外熱邪交煽,匪由肺逆傳心包,即歸併胃腑,此譫語遺溺等證,所由來也。醫者對此二因宜明辨之。周禹載曰∶熱病之脈本洪大,若兼浮緊,是又感夏時暴寒。又曰∶凡溫病之發,因暴寒者居多;熱病之發,兼暑者爲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