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翼》

清 尤怡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消痰逐水之劑

大半夏湯

治痰症嘔吐半夏(制,二升)人蔘(三兩,切)上每四錢,姜七片,蜜少許,熟煎服。

小半夏茯苓湯

《金匱》雲∶嘔家半夏以去其水,水去嘔止。半夏(一升)生薑(半斤)茯苓(四兩)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局方》二陳湯

痰飲嘔惡,頭眩心悸陳皮半夏(制,各三錢)茯苓(二錢)炙甘草(一錢)水二盅,姜三片,食遠服。東垣雲∶辛藥生薑之類治嘔吐,但治上焦氣壅表實之病。若胃虛谷氣不行,胸中痞塞而嘔吐者,惟宜益胃,推揚谷氣而已。故服小半夏湯不愈者,服大半夏湯立愈,此仲景心法也。

《本事》神術丸

嘔吐清水,亦治嘔酸。(方見痰飲門。)經雲∶太陰之復,嘔而密默,唾吐清液,治以苦熱,是嘔水屬溼也。或一味蒼朮制炒爲丸服之。丹溪雲∶或問吞酸,《素問》明以爲熱,東垣又以爲寒,何也?曰∶吐酸與酸不同,吐酸是吐出酸水如醋。平時津液隨上升之氣,鬱而成積,成積既久,溼中生熱,故從木化,遂作酸味,非熱而何?其有鬱積之久,不能自湧而出,伏於肺胃之間,咯不得上,咽不得下。肌表得風寒,則內熱愈鬱,而酸味刺心;肌表溫暖,腠理開發,或得香熱湯丸,津液得行,亦可暫解,非寒而何?《素問》言熱者,言其本也,東垣言寒者,言其末也。但東垣不言外得風寒,而作收氣立說,欲瀉肺金之實,又謂寒藥不可治酸,而用安胃湯二陳湯,俱犯丁香,且無治熱溼積鬱之法,爲未合經意。予嘗論治吞酸,用黃連、茱萸各制炒,隨時令迭爲佐使,蒼朮茯苓爲輔,湯浸蒸餅爲小丸吞之,仍教以食蔬果自養,則病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