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爆發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疫情

歷史事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2011年5月24日,德國衛生部門通報了5月份在德國爆發的腸出血大腸桿菌疫情,全德共發現300名急性感染病例,其中40例被定義爲程度嚴重,數名病人生命垂危,患者多爲女性。

感染這種病菌的人會產生腹痛腹瀉、腹積水或者腎衰竭,嚴重者將有生命危險。

漢堡醫學實驗室公佈,腸出血大腸桿菌的培養需要36個小時,由於從病人身上提取的病菌尚未成熟,因此衛生部門還沒有最終找出傳染渠道。從目前的檢驗結果來看,這種病菌對抗菌素抗體。類似病菌在醫學界尚未發現。

傳染源不明確的情況下,醫生們根據經驗認爲其與生喫水果蔬菜有關。在對病人進行問訊調查之後,漢堡衛生和環境學院初步認定生牛奶奶酪以及生牛肉傳染源。而農作物的生態肥料中可能帶有這種病菌。

出血大腸桿菌主要存在於反芻動物體內,通過未經加熱消毒的食品傳染給人類,人類之間也會相互傳染

最新進展

2011年6月8日,位於深圳的華大基因公司宣佈已經研製完成德國大腸桿菌檢測試劑盒,並將免費向全球各大相關機構提供檢測方案。

西班牙產黃瓜一度被懷疑是造成該疫情的元兇,德國國家公共衛生機構2011年6月10日稱,德國已經確定受污染的豆芽是這次大規模出血大腸桿菌疫情的病菌來源。

至2011年6月15日,該疫情已經造成37人死亡,瑞典、丹麥、英國、法國、荷蘭、瑞士和奧地利等國也發現類似病例。

這是德國亥姆霍茨感染研究中心提供的腸出血大腸桿菌的顯微照片。

這是德國亥姆霍茨感染研究中心提供的腸出血大腸桿菌的顯微照片。

這是德國亥姆霍茨感染研究中心提供的腸出血大腸桿菌的顯微照片。

根據已公佈的基因測序結果,本次疫情的暴發菌株與曾經在中非分離的一種腸黏附性大腸桿菌基因同源性超過93%,而各種腸黏附性大腸桿菌迄今只在人體中發現,菌株對一些抗生素也具有抗藥性。據此推斷,致病菌株很可能源人體,通過人際傳播或在人類與周圍環境之間傳播,也可以通過被污染的食物傳播

卡希還透露,其研究團體已進行的病菌基因研究表明,本次暴發菌株與他們收集的一個已有10年之久的O104:H4型大腸桿菌菌株表現出了同樣的對腸細胞的黏附模式,能在大腸聚集黏附在一起,形成生物膜,這種病菌在人體之外也能黏附在任何表面。研究人員比較兩個菌株後還發現,它們和常見的腸出血大腸桿菌一樣能在PH值2.5至3.5這樣酸性較強的環境中生存至少兩個小時。這意味着病菌耐受胃酸能力很強,並且很可能只需要少許病菌就能造成感染和致病。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