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易讀》

清 汪訒庵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瀉部二十

久瀉滑腸白朮九,驗方第七。)久瀉不止(肉蔻六十二,驗方二。)水瀉久痢(故紙六十三,驗方六。)久瀉腎虛(碎補一百八十二,驗方二。)久瀉食減(糯米二百零一,驗方五。)久瀉不止(豬腎三百九十二,驗方一。)水瀉久久(豬肚三百九十二,驗方五。)水瀉不已(鍛石四百四十,驗方二。)水瀉不止(粟殼二百零六,驗方四。)水瀉一切(馬藺九十五,驗方二。)水瀉腹痛蒼朮第十,驗方十一。)老少滑泄白朮第九,驗方六。)脾瀉湯滑(蓮肉二百六十八,驗方二。)老人常瀉(白朮第九,驗方五。)溼瀉暑瀉白朮第九,驗方八。)因風作瀉(九十九,驗方一。)瀉泄(地膚一百十五,驗方二。)暴瀉引飲(秦艽二十九,驗方四。)暴瀉身冷(蓽茇六十一,驗方五。)暴瀉不止(艾葉七十八,驗方二十四。)暴瀉不止(神曲二百一十四,驗方五。)五更腎瀉五味一百五十八,驗方四。)溼寒瀉泄(白酒二百十八,驗方四。)內寒瀉泄(豬肚三百九十二,驗方六。)冷瀉白瀉(硫黃四百五十八,驗方十。)太少下痢,即兩陽合病下痢也。此症身熱脈數(黃芩二十八,諸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