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古典式剖宮產術相關的詞條

相關詞條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古典式剖宮產術

古典式剖宮產術(classiccesareansection)又稱體位剖宮產術,由於其併發症多,目前已少用或不用。其特點是操作簡易迅速,可在緊急情況下迅速娩出胎兒,爭取搶救機會。缺點是切口部肌肉組織厚,縫合常不理想,出血多,再孕時子宮破裂率高,術後粘連發生率高。剖宮產術到底起源何時,已很難考據。遠在公元前715~672年,古羅馬天主教就頒佈過法令,規定死亡的臨產婦或孕婦,未經剖腹取胎兒者禁止埋葬,這是屍體剖宮產術的起源。至16世紀初,見到有爲活孕婦施行剖宮產的記載。但在以後的300年內,剖宮產孕婦死亡率高達52%~100%,因手術不縫合子宮切口,死亡原因主要爲出血及感染。因爲手術非常危險,所以很少有人施行。至1876年意大利產科醫生波羅(Porro)於剖宮產同時從宮頸上切除了子宮,避免了產後出血及感染,成爲當時處理難產的一大進展。至1882年馬克斯·桑格(Maxsanger)首創了子宮底縱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