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鋁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ú huà lǚ

2 英文參考

aluminium fluoride

3 國標編號

61513

4 CAS號

7784-18-1

5 中文名稱

氟化鋁

6 英文名稱

aluminium fluoride

7 分子式

AlF3

8 外觀與性狀

無色或白色結晶

9 分子

83.98

10 蒸汽壓

0.13kPa(1238℃)

11 熔點

1040℃

12 沸點

1537℃

13 溶解性

不溶於水、酸、鹼

14 密度

相對密度(水=1)1.91

16 危險標記

15(有害品)

17 主要用途

用於電解鋁時作電解劑調節劑、催化劑

該物質對環境可能有危害,對水體應給予特別注意

18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分解產物氟化氫刺激性,可產生眼睛、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狀,嚴重者可發生支氣管炎、肺炎,甚至產生反射窒息

19 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爲

急性毒性LD5052mg/kg(大鼠經口);57mg/kg(小鼠經口)

刺激性:家兔經皮:500mg(24小時),重度刺激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以含氟化物7-9ppm的飼料連續餵養可引起牙鈣化障礙,劑量增大則致骨骼改變。

致突變性微生物突變鼠傷寒沙門氏菌1mg/皿。細胞遺傳學分析:人成纖維細胞20mg/L。

生死毒性:大鼠經口最低中毒劑量(TDL0):240mg/kg(孕11-14天),肌肉骨骼發育異常。

致癌性:IARC致癌性評論:人不明確。

危險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燒爆炸特性。

燃燒(分解)產物:氟化氫、氧化鉛。

20 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速測管法;離子選擇電極法

21 實驗室監測方法

離子選擇性電極法(GB7484-87,水質,氟化物

濾膜氟離子選擇電極法(GB/T15434-95,空氣,氟化物

22 環境標準

中  國 (TJ36-79)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 1mg/m3[F]
中  國 (TJ36-79)居住區大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氟化物0.02mg/m3(一次值)

0.007mg/m3(日均值)

中國(GB16297-1996)大氣污染綜合排放標準(氟化物①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m3):

9~90(表2);11~100(表1)

②最高允許排放速率(kg/h):

二級0.10~4.2(表2);0.12~4.9(表1)

三級0.15~.3(表2);0.18~7.5(表1)

③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mg/m3):

0.02(表2);0.02(表1)

中國(GB5048-92)農田灌溉水質標準(氟化物2.0~3.0mg/L(水作,旱作,蔬菜)
中國(GB11607-89)漁業水質標準  1mg/L(氟化物
中國(GB5749-85)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1.0mg/L(氟化物
中國(GB/T14848-93)地下水質量標準(mg/L)I類1.0;II類1.0;III類1.0;IV類2.0;V類2.0以上(氟化物
中國(GHZB1-1999)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mg/L)

I類1.0以下 ;II類1.0;III類1.0 ;IV類1.5; V類1.5(氟化物

中國(GB8978-1996)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mg/L)

一級10;二級10~20;三級20~30(氟化物

中國(GB5058.3-1996)固體廢棄物浸出毒性鑑別標準值50mg/L(氟化物

23 泄漏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周圍設警告標誌,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學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避免揚塵,用潔淨的鏟子收集於乾燥、潔淨、有蓋的容器中,運至廢物處理場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24 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作業工人應該佩戴防塵口罩。必要時佩帶防毒面具。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防護服:穿相應的防護服

手防護:戴防護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菸,進食和飲水。工作後,沐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後再用。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25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沖洗至少15分鐘。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沖洗10分鐘或用2%碳酸氫鈉溶液沖洗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誤服者立即洗胃。就醫。

滅火方法:不燃。火場周圍可用的滅火介質。

大家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