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腸膀胱術

泌尿外科手術 手術 腸道和大網膜在泌尿外科手術的應用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uí cháng páng guāng shù

2 英文參考

Bricker operation

3 手術名稱

迴腸膀胱術

4 別名

bricker手術;leal conduit;Bricker迴腸膀胱術;Bricker pouch

6 ICD編碼

57.8701

7 概述

迴腸膀胱術系1950年Bricker首次成功地應用於臨牀,故又稱爲Bricker手術。其基本術式是取一段帶系膜的遊離迴腸,將其近端關閉後與兩側輸尿管吻合,遠端行腹壁皮膚造口,尿液即經此造口排出體外。實踐表明,迴腸膀胱術是一種比較滿意的尿流改道術(iversion of urine)。優點是迴腸膀胱較短,形若“通道(conduit)”,尿液引流通暢,術後迴腸膀胱尿液中的代謝產物和電解質吸收較少,極少發生電解質紊亂;輸尿管反流的發生率較低;手術操作比較簡單。主要缺點是迴腸膀胱無貯尿功能(即處於尿失禁狀態),需要佩帶集尿器,病人術後對此有一個適應過程;部分病例仍會出現一些併發症。因此,迴腸膀胱分流術已成爲公認的優選手術方法

8 適應

迴腸膀胱術適用於:

1.因膀胱尿道或女性內生殖器官的惡性腫瘤已行膀胱全切除(total cystectomy)或盆腔臟器切除者,或者上述病變無法切除但已發生尿路梗阻者。

2.巨大膀胱陰道瘻膀胱外翻,經多次手術失敗或無法修補者。

3.神經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引起的膀胱輸尿管反流、反覆尿路感染和腎功能嚴重受損者。

4.結核性膀胱攣縮合併結核尿道狹窄結核膀胱陰道瘻者。

5.間質性膀胱炎壞死膀胱炎等引起的膀胱嚴重攣縮,呈尿失禁狀態者。

6.無法修復的下尿路先天畸形或嚴重創傷

7.膀胱癌施行全膀胱切除術之前先行分流或在手術當時同時施行。

8.以往手術失敗者。因前列腺切除術或輸尿管結腸吻合術後尿失禁者。

9.姑息治療,不能手術的盆腔腫瘤而有嚴重尿頻、持續血尿尿失禁和尿漏病人。

9 禁忌症

1.泌尿系感染未能控制者;伴有上尿路腫瘤、結石或腎臟其他嚴重疾病者。

2.腹部外傷、手術或炎症所致的腸粘連者,腹腔結核腫瘤炎症迴腸已廣泛切除者。

3.其他系統存在的嚴重疾病有可能導致手術危險者。

4.手術部位存在皮膚病或感染竈,婦女行經期,均應暫緩手術。

5.病人不能自身照顧尿袋者,如盲人和多發性腦脊髓硬化症等疾病影響手的功能

10 術前準備

1.爲避免術後發生集尿器周圍溢尿,宜將集尿器試佩戴於右下腹部,選定出迴腸膀胱造口的最佳位置,並予以標誌之。

2.腸道準備 有腸道蛔蟲者,應驅蛔蟲治療。術前2~3d半流質,口服新黴素1g,每日4次,或鏈黴素0.5g,每日3次,加服甲硝唑0.2g,每日3次和維生素K 8mg,每日3次。術前清潔灌腸

3.備1%新黴素液500ml,供術中衝迴腸膀胱用。

4.備血600ml。

5.未切除膀胱者,術前留置導尿管引流膀胱尿液,以方便手術操作。

11 麻醉

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腰麻

12 手術步驟

1.體位 仰臥位,頭略向下傾。

2.造瘻口部位的選擇 造瘻口選在腹直肌隆起部,此部位可使病人終身滿意使用;確切部位應在病人麻醉後用美藍標明。一般選在右側,可先將尿袋緣扣在右下腹部,使上緣達臍水平,內緣達正中線。同時標明造瘻口中心和環形周。也要標記尿袋下緣的位置,使下腹橫切口位於其下緣之下[圖1 ⑴]。

⑴下腹橫切口

3.切口 作下腹橫切口,起自一側髂前上棘止於另一側髂前上棘,凸面向下。注意切口必須位於預定的造瘻口之下。然後將腹壁各層沿切口線切斷,並結紮腹壁下深動、靜脈,探查腹腔。切開回盲部和乙狀結腸外側和下緣的腹膜分離右側的回盲部和左側的乙狀結腸[圖1 ⑵]。

⑵遊離右側盲腸迴腸末段並遊離左側乙狀結腸

4.切斷輸尿管 透時腹膜往往可見右側輸尿管越過髂血管並在其內側進入盆腔[圖1 ⑶]。將輸尿管上的腹膜切開並將輸尿管分離注意損傷其血供。它的血供在這一水平均來自輸尿管內側,凡來自腹主動脈分叉處以下和盆腔血管支可以切斷,以助分離,但其高處的血管支和平行支必須仔細保留。在骨盆邊緣之下3~4cm處切斷輸尿管,並將斷端結紮,短時間的尿流阻斷可使上段輸尿管擴張而無損於腎臟,有利於以後的輸尿管吻合[圖1 ⑷]。將輸尿管上段分離到腹主動脈分叉處之上,並由該處後腹膜正中垂直切開的2cm切口引出。在左側,將乙狀結腸向內推移,直到顯露左輸尿管跨越髂血管處。如右側那樣分離和切斷左輸尿管。將結腸向前提起,在腸繫膜動脈的分支後用手指分至腹膜上的開孔處。最後將一直角鉗穿過該開孔,將遊離的左輸尿管末端,帶到後腹膜的開孔處,與右輸尿管並列[圖1 ⑸]。

⑶在腹主動脈分叉正中處的後腹膜開一窗孔

⑷在骨盆緣以下3~4cm處切斷輸尿管

⑸將兩輸尿管上端由後腹膜窗孔引出

5.遊離分流迴腸袢 分流迴腸袢應很快使尿液通過,並在很低的壓力下進入尿袋。分流腸管應該短、順蠕動血運良好。迴腸優於結腸因爲蠕動活動吸收能力、腔內壓力和容量較小。

分流腸管的最短途徑是穿經腹腔,它比腹腔外分流腸管阻塞的機會要小,分流腸管由腹主動脈分叉處到中線一側的造瘻口,由於外側間隙寬廣,不易引起腸梗阻,因此不必試圖將其關閉。

用末段迴腸作爲分流腸管。其最終長度約爲15cm,但開始可分出一較長腸段(20~25cm),以便在造瘻時根據各方面張力情況適當修短[圖1 ⑹]。分流腸管的近端可靠近腹主動脈分叉處和腸繫膜根部,而遠端需通過腸繫膜的無血管區開孔,由腹壁造瘻口無張力地引出。

⑹腸段的不同兩斷端需經不同的處理

首先從迴腸遠段開始,將末端迴腸提起,通過照光了解血管走行[圖1 ⑺]。找到回結腸動脈腸繫膜動脈最後分支之間的無血管區開孔,然後在距迴盲瓣4~5cm處將邊緣血管切斷,在分流腸管的遠端用一牽引縫合作標記,避免分流腸袢蠕動方向弄錯;逆蠕動方向的分流術可引致腎積水然後順末段迴腸選爲遠端切斷處向上測量20~25cm,作爲近端切斷處。在該處的腸繫膜緣開孔結紮3~4支終末血管支[圖1 ⑻]。

⑺用照明法研究血管的走行

⑻腸段的近端處需切斷後四根血管

在選定的兩處,將小腸在腸鉗之間切斷,完成迴腸分流腸袢的遊離。以端-端吻合術式恢復腸道的連續性。將腸繫膜開孔大部縫合,但在腸繫膜根部留出孔道供分流腸袢通過[圖1 ⑼]。

吻合腸道關閉腸繫膜留出一窗孔,引出遊離腸

6.輸尿管迴腸吻合 第一步是連接兩輸尿管使形成一根管道,輕輕以同樣拉力將兩管拉下並在後腹膜開孔之下4~5cm處切斷。在膀胱癌病人將切下的輸尿管部分,送病理學檢查或冰凍切片檢查,排除未疑及的輸尿管癌或原位癌;如發現有癌腫,則需在腫瘤上緣至少2cm以上處另外切除一段輸尿管,如有廣泛牽累,則適應作腎輸尿管切除術。在輸尿管血管供應的對側將兩輸尿管端各縱切2cm並修剪成壓舌板狀。從輸尿管端兩后角用細腸線向上連接其後緣[圖1 ⑽]。每針縫合必須穿過輸尿管壁的堅韌外層並拉緊。在到達修剪部上端之前,向腎盂插入10f氣囊輸尿管導管作支架。導管應該順利通過,表示無輸尿管梗阻。然後連續縫合修剪部的前緣,直到修剪部的兩前角[圖1 ⑾]。

⑽將兩輸尿管斷端縱行切開修成壓舌板狀,縫合後緣

⑾向輸尿管放支架後將前緣縫合

將分流腸袢的近端與連接的輸尿管對攏,務使沒有張力[圖1 ⑿]。用細腸線將該腸袢近端與連接的輸尿管端端吻合。該縫合需通過腸壁和輸尿管壁的全層。腸管和連結的輸尿管管徑不同,縫合時應注意消除其差距[圖1 ⒀]。

⑿修剪腸段使之適當

⒀將輸尿管吻合到腸段近端

輸尿管迴腸吻合完成之後,應將後腹膜開孔緣間斷縫合到吻合口之上的分流迴腸壁上,這樣可使吻合口居於腹膜後位置,並減少吻合口張力。然後將分流迴腸袢由保留未縫的腸繫膜開孔處穿過,將多餘的開孔孔隙間斷縫合。

7.形成造瘻口 按預計的造瘻口將前腹壁的皮膚全層切除,將腹直肌前鞘縱行切開,將腹直肌肌纖維順肌紋分裂,以兩手指由腹腔向造瘻口頂出,在兩指間將腹直肌後鞘和腹膜縱切開孔,使兩指可以自由通過[圖1 ⒁]。

a.切除一片皮膚

b.縱切腹直肌前鞘

c.分開腹直肌

d.皮膚窗孔應容二指

⒁在腹壁作一腸段通過的窗孔

由腹壁開口處探入腹腔一把腸鉗,輕輕夾住分流腸袢的遠端,經腹壁開口處拉出,至少拉出6~8cm,纔夠翻出適當長度的造瘻口。勿須將分流腸袢固定到腹壁各層,只需用幾針間斷腸線將其固定在淺筋膜即可。將分流腸袢的遠端翻轉,作3針穿過切緣的皮下組織,分流腸袢漿肌層深部以及該腸袢切緣的間斷腸線固定縫合,保持其翻轉的狀態。此時造瘻口應凸出在皮膚表面2cm之上,並呈現健康的粉紅色[圖1 ⒂]。

a.腸段需突出皮膚6~8cm

b.固定腸段到皮下筋膜

c.外翻縫線

d.最後縫線

⒂造口的形狀

13 中注意事項

1.遊離分流腸袢 迴腸末段有時因以往放射治療增厚,達不到選作分流的泌尿器官如左腎盂。對這種病人,應另選一段小腸作分流用。由於腸繫膜動脈呈扇狀分佈到腸壁,因此在處理分流腸袢的系膜時,應注意不損害其血液供應,一般切開分流腸袢遠端的系膜應深些,因爲遠端需達到皮膚

偶爾在遊離分流腸袢時雖作了各種努力,腸襻的顏色仍然比正常爲暗,腸蠕動雖仍存在,但腸繫膜出現斑點。如經熱敷仍然不能很快改善,應將其切除,另選其它腸段。

2.造瘻口 爲了避免分流腸袢遠端出現張力,須將造瘻口選擇在另一部位,或做一不翻轉的平造瘻口。平造瘻口可節省出5cm迴腸,血運也比翻轉的更好。

3.單個輸尿管 假如靜脈腎盂造影顯露一側腎臟功能,可用同位素腎圖鑑別屬於梗阻或腎實質破壞引起的無功能。當腎實質大部被結核破壞時,可結紮病側輸尿管,而將另側輸尿管吻合到分流腸袢。將單個輸尿管修剪成壓舌板狀,將該管與迴腸分流腸袢作端側吻合然後將該吻合口納入腹膜後間隙[圖2]。結紮無功能腎的輸尿管並不經常引起症狀,但偶爾腎臟發生腎積水,引起疼痛,必須予以切除。

⑴將輸尿管端剪成壓舌板

⑵與分流腸袢吻合

圖2 單輸尿管與腸段吻合

4.不應出現的手術錯誤

迴腸靜脈吻合術 將睾丸靜脈卵巢靜脈當做輸尿管與分流腸袢吻合。分流腸袢造影可見造影劑進入下腔靜脈

輸尿管穿進牽引器的拉鉤環內 在完成輸尿管迴腸吻合術後去除紗布墊時,發現輸尿管穿過牽引器的拉鉤環,應找技工將拉鉤鋸掉。

14 術後處理

1.禁食,胃腸減壓,靜脈輸液48小時以上,直到腸麻痹期渡過。

2.不可立即裝置永久性尿袋。術後造瘻口可發生水腫,應先使用一臨時透明尿袋。

3.如曾放香菸引流,應在術後第4日去除。如曾使用支架,應在第7日去除,並在病程記錄中注明,因爲支架可縮入分流腸袢。

15 術後併發症

迴腸尿分流術是一複雜手術,如與全膀胱切除術同時一期完成,常有術後併發症發生,必須嚴密觀察,及早治療。

1.無尿症及漏尿:術後當日泌尿外科醫生首先應知道尿是否通過造瘻口。如果腸袢內無尿,可能有幾個原因:①腎性或腎前性無尿症;②梗阻;③漏尿。

分流後診斷腎性或腎前性的無尿症是困難的,只有除外梗阻和尿漏才能確定。應檢查中心靜脈壓,並靜脈輸入100~200ml 20%甘露醇衝擊治療,觀察有無尿液增加。如果未使用輸尿管支架,可在造瘻口內插入一導尿管,有時尿液可瀦留在分流腸袢內而誤診爲無尿。

梗阻作爲無尿症的原因是罕見的,尤其是輸尿管放了支架的病人更不可能。梗阻往往只見於孤獨腎病人。孤獨腎的輸尿管可在橫越乙狀結腸系膜處被阻,以致尿液不能進入分流腸袢。

尿漏入腹腔常表現爲由引流處或傷口漏出大量分泌液。要說明它是否爲尿液,需測定引流液尿素含量是否高於血液。有時並無尿液引出而所呈現的體徵是敗血症或腸麻痹;假如血尿素(但不是肌酐)值升高,應懷疑尿漏,即需作分流腸袢造影證實,可看到尿外滲。用虹吸引流的非手術療法有時能治癒尿漏,但最好還是進行手術探查,尤其對尿漏已持續72小時以上者。往往尿漏是來自輸尿管迴腸吻合處,應在輸尿管支架上修補。

2.造瘻口或分流腸袢壞死 泌尿外科醫師在術後當天想知道的第二件事,就是造瘻腸袢是否健康。如呈粉紅色,表示血運良好,如呈暗灰色表明缺血。這種顏色如果進一步惡化,需探查病人,弄明是造瘻口腸壁還是整個分流腸袢受到影響。假如整個分流腸袢缺血,須將其切除,連接的輸尿管閉合並做雙側腎造瘻術,3個月之後,另作新分流腸袢。如果只是造瘻口腸壁壞死,可將其切除,並由原來分流腸袢製成新的平造瘻口。

3.腸梗阻 假如盲腸沒有充分分離,末段迴腸可在分流腸袢橫過處發生梗阻,內疝和大網膜腸繫膜切緣的粘連均可引起小腸梗阻。診斷一經確定,而非手術療法又不奏效,應立即手術探查,予以緩解。

16 晚期併發症

最重要的晚期併發症是尿路梗阻,合併感染,往往導致進行性腎功衰竭。

1.造瘻口狹窄 造瘻口狹窄往往引起局部缺血。測量其管徑可證實它減小。健康的分流腸袢顯示有活躍的腸蠕動,每2~5分鐘排出一股尿;如間隔時間延長,提示造瘻口狹窄,分流腸袢擴張。可向分流腸袢插一導尿管,測量其殘餘尿(10ml以上)及腸腔內壓(超過1.96kpa(20cmh2o))以證實這一診斷;靜脈內尿路造影或分流腸袢造影也能顯示擴張的分流腸袢。在這種情況下,須行造瘻口改建術。

2.輸尿管迴腸吻合口狹窄 這種併發症常由於吻合口部分破裂後形成瘢痕所致,當病人訴說反覆發作腰痛發熱時應予懷疑。靜脈腎盂造影將顯示腎與輸尿管擴張,但分流腸袢不擴張,分流腸袢內的壓力可少於20cmh2o。應手術探查病人,並重建吻合口。

3.結石形成 腎內結石往往是感染性的,爲變形桿菌所引起,可像其他腎結石那樣治療。所有結石取出後,必須徹底治療感染。分流腸袢內的結石几乎都合併有造瘻口狹窄,應在造瘻口重建時將其取出。

4.造瘻口分流腸袢脫出 將分流腸袢遠端從前腹壁處遊離,切除多餘部分,重建造瘻口。

5.造瘻口旁的疝形成 需讓病人配帶一適當的腰帶。

6.分流腸袢腸扭轉 常發生在分流腸袢過長而有多餘時。除緩解腸扭轉外,需將多餘部分切除,避免復發。

7.分流腸袢周圍形成內疝 偶爾小腸可疝到分流腸袢的右側。應還納該疝,並用腹膜關閉側腹壁、盲腸及分流腸袢系膜之間的空隙。

17 尿袋的護理

尿袋有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單件的,另一種是兩聯的。單件的用膠布固定,更換時連同膠布一同揭換;兩聯的是袋緣和盛袋可以脫開,更換較易。盛袋可以每日更換1~2次。袋緣必須與造瘻口的大小基本適合。應準確測出造瘻口的橫徑,袋緣與造瘻口之間應有2mm間隙。假如袋緣太緊,能切割造瘻口,這樣就需重建造瘻口;假如間隙太寬,造瘻口周圍的皮膚就會受浸漬而潰破或增厚。

膠布粘貼的皮膚發炎可越來越重,應更換膠布的品種;如仍不見好轉,則應摘去尿袋,並在分流腸袢中留置氣囊導尿管若干日,直到皮膚癒合。

有些造瘻口不時輕度流血;也有一些造瘻口可大量出血,這種出血有的明顯來自造瘻口,但也有可能來自上段尿路的腫瘤,須進一步檢查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