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尋源》

清 呂震名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身痛

身痛太陽表證。欲發其表。宜以汗解。然陰陽表裏。互有出入。在權其輕重而善治之。不能執一也。其宜汗解者。如經雲。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又云。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以大青龍湯發之。此發汗之正法也。至於太陽之邪。連及少陽。則如經雲。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此專用少陽和解之法。而兼桂枝以和太陽之表。則又不純用汗法矣。而脈必以浮爲斷。若脈沉者即不得治表。如經雲。病發熱頭疼。脈反沉。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救其裏。宜四逆湯。又云。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芍藥生薑人蔘新加湯主之。又云。少陰病。身體疼。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其間治法天淵。在相其緩急。以分別先後。如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裏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仲景論中本身昭晰。不得以身痛表證。概與發表。致召亡陽之變也。身痛同爲表證。然溼家之爲病。一身盡疼。此邪着於裏。外舍於肌肉之間。要當溫經。使自作汗而解。無徑行發表之理。如經雲。風溼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又曰。風溼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此二者。當溫經則其汗自透。若大發其汗。病反不除。不嘔不渴。方可溫經。由此推之。則嘔而且渴。又屬溼熱壅滯。汗法尤忌矣。故仲景又曰。太陽中者。發熱惡寒身重疼痛。要之溼淫熱淫。皆能使身疼痛。雖宜得汗而解。而汗法不可一例施也。霍亂下利。本屬陰病。陰病轉陽。往往見身疼痛之證。治宜先溫其裏。乃攻其表。如理中四逆輩是也。至吐利止而身痛不休。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此在仲景論中。有法有方。可以遵循。其有寒盡化熱。轉成陽明燥渴證者。則又當別論矣。凡用汗法。宜相其人之津液。經雲。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之然。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又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凡用汗法者其慎諸。有身疼痛而兼體重者。有但體重而身不疼者。有身疼痛而體不重者。如傷寒脈浮緊。一身盡疼痛。必惡寒體重嘔逆。又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此均當大發其汗也。至少陰病四肢沉重。其脈則沉而不浮矣。他如風溫爲病。自汗出。身重多眠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與夫太陽中者身重疼痛。皆申發汗之禁。總之體重亦有宜汗不宜汗之辨。可與身痛參看。腰痛一證。其由頭疼身痛而牽連及之者。同屬太陽表證。表解則痛自已矣。兼溼者當察其兼證。分別寒溼溼熱。根據法施治。但太陽病少陰相爲表裏腰痛又須防腎虛之候。不可不察。四肢痙痛者。同屬太陽經脈之鬱。與身痛參看。痛在周身者。邪之分佈也。痛在一處者。邪之專注也。專注之邪。其血脈必別有凝泣之處。須於解表藥加一二引經藥。方驗其風寒暑溼之辨。尤必察其兼證。分別施治。庶無差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