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尋源》

清 呂震名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辨溫病二

仲景既言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溫病。更剔出風溫之爲病。而特申發汗之禁。是有二說焉。溫邪內發。誤責其汗。衛氣既疏。風邪又襲。兩陽相合。身反灼熱。此一說也。溫邪內伏。少陰既病。腎精不藏。內風易動由裏出表。汗出之後。身乃灼熱。此又一說也。二說可以並存。而其不宜發汗則一也。餘按溫之爲病。本有新邪伏邪之不同。新邪者。內熱本鬱。適與時令溫邪相感召。身乃灼熱。此病之兼內外因者。伏邪者。陰分自病。風自內生。雖見表熱。其病全屬內因。而絕不關外因。若發汗後而身反灼熱者。不惟陽脈本浮。即陰津與汗俱泄。陰脈亦浮。故脈陰陽俱浮。若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語言難出。何一非津傷之象。更逆之以誤下。則陰虛重泄其陰。逆之以誤火。則陽亢益擾其陽。一誤再誤。不至促命期不止。仲景禁例。如此森嚴。能知其所禁而治法可微會矣。然則治溫病者。亦當於未發汗之前。詳審病因。慎勿誤治焉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