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療法

心理學與精神病學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chōng jī liáo fǎ

2 英文參考

implosive therapy

3 概述

衝擊療法, 又稱“情緒充斥法”,與“爆破療法”和系統脫敏法可通稱爲“暴露療法”。衝擊療法強調快速地、長時間地暴露於病人感到恐懼刺激物,此時常伴有強烈的情緒反應;而系統脫敏法則強調依照事先擬定的焦慮層次逐級暴露,與此同時使心身完全放鬆。當然,兩種方法的區分是相對的,它們之間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因爲衝擊療法也可逐漸暴露,而系統脫敏法的變式中也有事先不進行放鬆訓練的。爆破療法被稱作是以學習理論爲基礎的心理動力學行爲療法,這種療法可被看作是實現情緒衝擊的一種技術。它強調通過虛構的、令人恐怖的故事而使病人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故事的內容既包括病人所報告的令他恐懼的事物,又有治療者所編造的材料。

衝擊療法,與其它的行爲方法一樣,都是來自於心理學關於學習的研究。但在此以前一些學者已經注意到,直接進人恐懼的現實生活情境可以消除某些恐怖症病人的恐懼行爲。例如,有人就描述過一個患乘車恐怖症的女孩的治療過程:將這個女孩安置在汽車後面,驅車行駛數小時,雖然這個孩子的情緒反應達到了驚恐的地步,但其強度逐漸減弱。經4小時的行駛,這個孩子完全習慣了乘車,不再感到恐懼。此外,也有通過想象最感恐懼的情境或事物的方式而消除恐怖症的報道。

4 衝擊療法的命名

衝擊療法最早是由一個叫Crafts的內科醫生所採用的。他在1938年出版的《心理學最新實驗》一書中報告了這樣一個個案:一個年輕婦女,不敢乘坐和駕駛汽車,尤其是害怕通過隧道和橋樑。Crafts將她強行安置在汽車後座上,將車從病人的家裏一直開到他自己在紐約的診所,沿途經過很多橋樑,還經過一條長長的霍蘭德隧道。在行車途中,病人極度驚恐,不斷地嘔吐戰慄、叫喊。行駛八十公里之後,這些驚恐反應減弱了。在返回途中,這個女病人幾乎沒有發生什麼不良反應。但Crafts並沒有給這一治療方法命名。 六十年代初,行爲治療家Mallrdon 、London和 Stamptfl等人進行了一系列臨牀實驗,並將這種方法命名爲“衝擊療法”。

5 衝擊療法的產生

衝擊療法的產生基於一個動物實驗:在實驗場所發出恐怖的聲、光或電擊刺激時,實驗動物驚恐萬狀,四處亂竄,想逃離現場。但如果沒有任何出路,就只能呆在現場,承受極其痛苦的刺激。當刺激持續了一段時間以後,動物的恐懼逐漸減輕 ,甚至最終消失。這一實驗表明,放鬆、交互抑制似乎並不重要,只要讓被試持久地暴露刺激因素面前,驚恐反應終將自行耗盡。

6 衝擊療法適應

許多研究表明,衝擊療法可被用於包括抑鬱症恐怖症強迫症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廣泛問題。

7 禁忌

拒絕訓練或完全無訓練動機及要求者。

8 衝擊療法理論基礎

分析表明,抑鬱症恐怖症強迫症精神分裂症病人所具有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害怕”。因此,衝擊療法的理論依據可能與行爲主義心理學恐怖症模式有關。恐怖症的最有影響的行爲模式是“習得模式”。這個模式認爲,恐怖症是通過條件反射學習得來的,病人的恐懼反應是不認識的、非自主的。一種刺激物,由於它與恐懼心理體驗在時間上的多次聯繫,而逐漸變成恐懼反應的條件性刺激物。此後每當這個刺激物出現時,都會引起恐懼情緒反應。每當病人感到恐懼時,通常都會作出逃避的行爲反應—遠遠地離開這個令他感到恐懼刺激物。隨着病人與該刺激物間距離的加大,病人的恐懼體驗便逐漸減弱。反過來,恐懼體驗的減弱又會強化病人的逃避行爲。這種強化被稱作 “負強化”。從而,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其結果是病人對這個刺激物產生持續的和不必要的(或不合理的)恐懼,不得不採取回避的行動。爲了能事先避開這個刺激物,病人對與這個刺激物有關的一切事物和提示都變得極爲敏感。如廣場恐怖症患者開初可能只對空曠的場所感到恐懼,但久而久之病人不僅害怕一個人耽在空曠的場所,而且害怕一切空間,如怕上街、怕進電梯、教室等。

根據恐怖症的習得模式,要治療恐怖症就必須打破上述的惡性循環。可採用的行爲技術之一就是衝擊療法,即讓病人直接面對引起他高度焦慮和痛苦的情境、事物或思想,而不允許他逃避。雖然開頭常常會造成強烈的恐懼反應甚至驚恐,但隨着暴露時間的延長,恐懼反應只會逐漸減弱。最後,該刺激物恐懼反應間的聯繫就會清除,恐怖症便也隨之被解除。

上述關於衝擊療法理論基礎的解釋是行爲治療者中有代表性的看法。但也有人發現,在許多恐怖症病人的病史調查中找不到與恐怖症產生有關的創傷性經歷,因而難以用條件反射學說或習得模式進行完全合理的解釋。認知行爲治療者們認爲,恐怖症病人的恐懼反應是以錯誤的認識和誘發焦慮自我暗示中介的,正是由於病人對刺激物作出與它的性質不相稱的錯誤判斷和評價,才導致他對該刺激物產生不必要的恐懼恐怖症患者有選擇地害怕一些事物、不害怕另一些事物,便是對認知派觀點的一個有力的支持(參閱“什麼是認知行爲矯正”)。

還有人認爲,在某些恐怖症(如社交恐怖症等)的形成與發展中,也應當考慮到人際衝突的作用。臨牀觀察提示,在這些恐怖症的產生與發展中,病人的人際關係起重要作用;不良或不適當的人際關係不僅可以在其它因素的共同影響下促發恐怖症,而且可以阻礙對恐怖症的治療。衆所周知,某些病人的恐怖症之所以不能被解除,往往是與病人周圍的人對病人的態度有聯繫;敵對或過分注意病人的恐懼行爲都不利於恐怖症的消除。 這些分析說明,衝擊療法的理論基礎和作用機制尚須作進一步探討;衝擊療法雖然可以在某些神經症病人的治療中顯示其作用,但它還不是已經完備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 理論基礎和作用機制尚須作進一步探討;衝擊療法雖然可以在某些神經症病人的治療中顯示其作用,但它還不是已經完備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

9 衝擊療法系統脫敏的聯繫與區別

9.1 聯繫

在兩者都是以經典條件反射爲基礎的。

9.2 區別

①從方法來上看,系統脫敏經常採用閉目想象的方式來呈現引起病人恐懼焦慮刺激或情境;而衝擊療法則往往使病人直接置身於病人感到恐懼的真實情境中;

從治程序來看,衝擊療法程序簡潔,沒有繁瑣的刺激定量和確定焦慮等級等程序,而且不需要全身鬆弛這一訓練過程;

③從原理上來講,兩者所採用的原理有所不同。系統脫敏採用的是交互抑制原理,也就是每一次只引起病人一點點焦慮然後用用全身鬆弛的辦法去頡抗它,因此,系統脫敏程序總是將引起最小焦慮刺激情境首先呈現出來;而衝擊療法則剛好相反,所採用的是消退原理,所以它總是把危害最大的刺激情境放在第一位,儘可能迅速地使病人置身於最爲痛苦的情境之中,儘可能迅猛地引起病人最強烈的恐懼焦慮反應,並對這些焦慮恐懼反應不作任何強化。任其自然,最後,迫使導致強烈情緒反應的內部動因逐漸減弱甚至消失,情緒反應自行減輕或者消失。

10 衝擊療法的治療程序

第一步,體檢由於衝擊療法是一種較爲劇烈的治療方法,所以應該事前檢查病人的身體狀況並做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如心電圖腦電圖等。如果病人具有嚴重的心血管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內分泌疾病、各種精神性障礙患者都不宜使用衝擊療法;此外,老人、兒童、孕婦及各種原因導致的身體虛弱的人也不適宜採用衝擊療法

第二步,約法三章,簽訂治療協議。仔細地向病人介紹治療的原理、過程和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尤其要清楚地向病人說明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承受的痛苦,尤其不能隱瞞和淡化。同時說明衝擊療法療效迅速是其他任何治療方法所不能比的。如果病人及其家屬下定決心接受治療之後醫患雙方應簽訂行爲協議:

----------------------------------------------------------------------------

行爲治療協議

1、醫生已經反覆講解了衝擊療法的原理、過程及效果。病人向家屬已經充分了解,並願意接受衝擊療法

2、治療過程中病人將受到強烈的精神衝擊,經歷不快甚至是超乎尋常的痛苦體驗。爲了確保治療的順利完成,必要時醫生可強制執行治療計劃。這些治療計劃包括所有的細節都應該是經病人及其家屬事前明確認可的。

3、醫生應本着嚴肅認真的態度對治療的全過程負責,對病人求治的最終目的負責。

4、如病人家屬在治療的任何階段執意要求停止治療,治療應立即中止。

病人(簽字)家屬(簽字)醫生(簽字)年 月 日

----------------------------------------------------------------------------

簽訂治療協議的目的在於增強患者自我約束,以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

第三步,準備治療場地和其他條件首先,確定刺激物刺激物應該是病人最害怕的和最忌諱的事物,因爲這些事物是引發症狀的根源。

治療室的佈置:不宜太大,佈置應簡單,一目瞭然,除了特意安排的病人最感恐懼刺激物外,沒有任何別的東西。要使病人在治療室的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刺激物,不能使病人有迴避的地方。治療室的門原則上由治療師把守 ,使病人無法隨意奪路而逃。

第四步,實施衝擊在接受治療之前病人要正常喫東西、喝水,並排空大小便。穿着應簡單、寬鬆。如果有條件的話,就應該在治療過程中同步進行血壓心電監測

病人進入治療室後,醫生應該迅速、猛烈地向病人呈現令病人感到恐懼的事物或情境。患者可能在受驚之後,可能會出現驚叫、失態等激烈反應,醫生不必顧及這些,應該堅持持續不斷地向病人呈現令病人所恐懼的事物或情境,或者應該持續地讓病人暴露於令其恐懼的情境之中。病人如果現諸如閉眼、塞耳、面壁等等迴避行爲時,應該勸說或制止病人的迴避行爲。 此外,應該嚴密觀察病人的生理變化。因爲衝擊療法會引起病人最強烈的焦慮恐懼,因此,病人在生理上會有與強烈焦慮相應的變化,會有交感神經處於強烈的興奮狀態所具有的一系列症狀,如呼吸急促、心悸出汗四肢震顫、頭暈目眩等情況。除非情況特別嚴重,特別是血壓、心電出現異常,應該堅持進行治療。 如果病人提出中止治療,甚至出言不遜的話,醫生應該冷靜處理,謹慎對待。如果病人總體情況比較好,病史較長,反應並不是十分激烈的話,醫生應該給予鼓勵、規勸,甚至漠視。特別是在病人的應激反應的高峯過去之後,更加不要輕易放棄治療,醫生應該勸說病人或者強制病人完成治療,因爲成功就在眼前。 每次治療的時間應視病人的應激反應情況而定。應該使病人的焦慮、緊張程度超過以往任何一次的焦慮緊張程度,力求達到極限,在生理反應方面,應力出現明顯的植物神經系統的變化。所謂極限,以情緒的逆轉爲標誌。如果病人的情緒反應和生理反應高潮已過,逐漸減輕的話,就表明已經基本達到這本次治療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再現5——10分鐘的刺激或情境,病人就會因精疲力竭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時,就可以停止刺激物、或情境,讓病人休息。 通常一次衝擊療法的治療時間在30——60分鐘之間。 在衝擊治療過程中,如果病人出現一些危急的情況,醫生也應當果斷地停止治療,而不應該固執己見。

在出現下列幾種情況時,應停止治療: ①通氣過度綜合症暈厥休克

11 衝擊療法實例

11.1 衝擊療法治療花圈恐懼症

一個護士因恐懼花圈到嚴重神經症的程度,嚴重到一聽到花圈兩字就心驚膽顫的程度。

① 治療室的佈置在一間六平方米的小治療室裏,四壁貼上花圈的圖案,室內放置十幾個花圈。中間有一張沙發,上面也放滿了花圈圖案和一些特製的小花圈。牆角有一臺錄音機,備有哀樂磁帶。

②治療的實施病人進入室內,畏縮不前,只見其呼吸加快、加深,全身微微顫抖,背躬曲膝,手足無措,額頭上滲出汗珠。 突然哀樂四起,這個病人聽了以後,心驚膽顫,回頭就想逃跑。但是,門窗緊閉,四周到處都是花圈,根本無法迴避。病人找了一個空檔站立,想不偏不倚,唯恐碰到花圈。但是身不由己,全身發抖,站立不穩,幾乎要倒下。這時,病人已經大汗淋漓,呼吸急促,慌忙走近沙發,也顧不上沙發上的圖片和小花圈了,坐下喘息不止。 半個小時左右以後,病人的顫抖逐漸減輕,呼吸逐漸平穩,靠在佈滿花圈的沙發上,一副疲憊的表情。這說明治療已經成功結束。

當讓病人走出治療室時,病人並無擺脫困境的喜悅,而不是不緊不慢地站起來,整理衣服,說“襯衣溼透了”,然後扶起倒在她前面的幾個花圈,走出了治療室。

11.2 衝擊療法治療焦慮症

治療焦慮症的最好辦法,是讓人反覆面對他最恐懼的場景

在波士頓鬧市區一間昏暗的房間裏,一位患有焦慮症詩人正在滿頭大汗地念着他創作的新詩,臺下的聽衆有的在剪指甲,的有在打呼嚕,還有的將手中的可樂罐捏得嘎嘎作響。但詩人似乎毫不在意麪前發生的一切,目中無人唸完了他的長詩。

也許你會義爲這是某部好萊塢電影中場景,而事實上,這看似殘酷的一幕發生在波士頓一家心理診所。美國著名的心理醫生巴勞下在試驗他最得意的衝擊療法。害怕當衆宣讀作品的詩人本傑明是巴勞的病人,而那些故意讓他難堪的聽衆也是巴勞請來協助治療的幫手。本傑明事後表示。雖然他對衆人藐視他的新作品感到沮喪,但是爲自己終於能夠勇敢地面對恐懼而感到欣慰。本傑明還透露,巴勞佈置給他的“家庭作業”就是每天站在繁忙的鬧市街口朗誦詩歌。

毫無疑問,巴勞博士發明的衝擊療法心理治療上是一個嶄新的里程碑。根據他的理論,傳統放鬆療法和輔助藥物並不能一勞永逸的消除病人的焦慮,而是將病症暫時隱藏,一旦出現誘發因素,焦慮將再度出現。因此,治療焦慮症的最好辦法就是讓病人反覆的面對他們最恐懼的場景,比如,醫生不斷的詢問病人最用傷心的往事,然後和病人開誠公佈的討論感受。通過這種強烈的心理衝擊使患者對於外部壓力產生適應感。

巴勞認爲,心理病人的問題不是痛苦本身,而時是他們面對痛苦有態度。巴勞說,在理想狀態下,他能讓焦慮病人在5-8天內就消除症狀,85%的病人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後感受良好。而在以往,大多數病在治療了幾年也絲毫不見成效。

商人傑夫是巴勞的病人國最勇敢的一位。他患有嚴重的恐懼獨處的心理疾病。在巴勞的建議下,他將自己關在汽車後部的行李箱裏。第一次他堅持了三分鐘,幾個療程之後,傑夫可以在那裏一呆就是半個小時,直到感覺無聊爲止。巴勞診所提供的一盤錄像帶還顯示,一位恐懼飛行的女病人花了2500美元的機票費,每天基督、乘坐飛機往于波士頓和紐約之間,經過123小的飛行後,她的恐懼已完全消失。

在治療焦慮症病人獲得初步成效後,巴勞目前也開始將衝擊療法運用到憂鬱症病人身上。不過,心理學界對於衝擊療法能否治憂鬱症有所懷疑,因爲焦慮憂鬱是守全不同的病症,前者是賦予事物太多的意義而產生恐懼,而後者則是認爲任何事物有意義而引發憂鬱。巴勞承認,衝擊療法對於憂鬱症的療效,要比焦慮症差。

11.3 心理太脆弱者不適合用衝擊療法

的確,衝擊療法有其殘酷的一面,那些心理脆弱不堪的病人可能不適合這種療法。巴勞自己也承認,願意接受衝擊療法的病人都必須能勇於面對現實,並且對克服焦慮充滿自信,巴勞的一位病人帕美拉就沒有這樣的勇氣,她因害怕當衆演講而尋求巴勞的幫助,但聽說了衝擊療法的概況後就宣佈放棄。她說:“衝擊療法和我父母從小對我的教育一樣,都要我機對現實,戰勝恐懼,但我做不到。”

巴勞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從事心理治療研究,經過幾十年的實踐,他對傳統放鬆療法失去了信心,獨闢溪徑開創了衝擊療法。目前,美國已有許多心理診所向病人提供了衝擊療法。紐約著名的心理學家勞倫.斯萊特說,儘管巴勞的衝擊療法還有爭議,但畢竟爲心理治療開闢了嶄新的研究領域。

12 注意事項

1.訓練場所應選擇安靜的房間,避免干擾

2.訓練前準備 每次訓練前應根據對患者的評定結果及上次訓練的反應,制定具體訓練計劃。預先準備好訓練用品,應儘量減少患者視野範圍內的物品,避免雜亂無章。

3.治療師必須真正作到以不批評、不包辦代替和中立的態度對待患者

4.治療師既要寬容患者的弱點和缺陷,又要重視和欣賞患者的長處和優點。對患者要真誠地理解、尊重和認同,得到患者的信任,與患者建立一種具有治療意義的親密關係。

5.要注重遠期療效。成功的治療應重視患者今後對克服各種困難和矛盾能力的提高,要增進患者自尊自信獨立自主和對自己負責的精神

此外,雖然該方法簡單、療程短、收效快,但它忽視了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患者痛苦大,實施難。因此,此法不宜濫用和首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