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準繩·幼科》

明 王肯堂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煩熱

心熱甚,煩躁不安,手足時欲露出,小便赤澀,謂之煩熱八珍飲子、七寶散皆可服之,若脣深紅,飲水不止,以竹葉石膏湯、加朱甘露散治之。

一粒金丹

治小兒五臟蘊熱,胸膈煩悶,五心煩熱人蔘犀角玳瑁琥珀防風(各一錢)茯苓寒水石()甘草(各二錢)龍腦硃砂水飛。各半錢)上爲細末,入麝半錢,用陳米糊丸芡實大,金箔二十五片爲衣。麥門冬去心煎湯、下。

絳雪丹

治小兒煩熱芒硝(一兩)硃砂(一兩)上爲末,飯丸,芡實大。三歲一丸,沙糖水化下。

地黃煎丸

治小兒風壅,上膈熱煩,鼻衄口瘡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或血熱五心常熱,多渴飲水。生地黃熟地黃(各一兩)薄荷葉(一兩一錢)甘草(微炙)山梔玄蔘(各七錢半)片腦(半錢)上爲末,煉蜜、爲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白湯磨化,乳後服。

竹葉石膏湯

治小兒虛羸少氣氣逆欲吐,四體煩熱石膏(三兩)半夏(洗)人蔘(各七錢半)麥門冬去心,一兩)甘草(炙,七錢半)淡竹葉(半把)上銼碎。每服二錢,用水六分,粳米三四十粒,生薑二片,煎至三分,去滓,不拘時服。

加朱甘露散

(見驚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