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臂叢神經麻痹臨牀路徑(2017年版)

2017年版臨牀路徑 小兒內科臨牀路徑 臨牀路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īn shēng ér bì cóng shén jīng má bì lín chuáng lù jìng (2017nián bǎn )

2 基本信息

新生兒臂叢神經麻痹臨牀路徑(2017年版)》由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委託中華醫學會組織專家制(修)定,在中華醫學會網站發佈。

3 發佈通知

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於實施有關病種臨牀路徑的通知

國衛辦醫函[2017] 53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爲進一步推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範診療行爲,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我委持續推進臨牀路徑管理工作,委託中華醫學會組織專家制(修)定了23個專業202個病種的臨牀路徑。上述臨牀路徑已在中華醫學會網站(網址http://WWW.cma.org.cn/kjps/jsgf/)上發佈,供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參考使用。

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

2017年5月31日

4 臨牀路徑全文

新生兒臂叢神經麻痹臨牀路徑(2017年版)

4.1 一、新生兒臂叢神經麻痹臨牀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4.1.1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爲新生兒臂叢神經麻痹(ICD-10:P14.301)的患兒。

4.1.2 (二)診斷依據。

根據《實用新生兒學(第4版,邵肖梅,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年)》、《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8版,胡亞美、江載芳、申昆玲,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年)》

1.新生兒病史中有肩難產及上肢牽拉;

2.出生後立即出現一側上肢部分或完全性軟癱,伴特殊體位(如“服務員指尖”);

3.特殊體徵

1型:肩外展及曲肘不能,肩關節內收及內旋,肘關節伸展,前臂旋前,手腕及手指屈曲。二頭肌肌腱反射消失,擁抱反射不對稱,握持反射存在;

2型:手內肌及手腕與手指長屈肌無力。握持反射消失,二頭肌肌腱反射能被引出,同側Horner徵(眼瞼下垂瞳孔縮小及半側面部無汗);

3型:全上肢鬆弛,反射消失,胸鎖乳突肌血腫鎖骨及肱骨骨折

4.1.3 (三)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新生兒臂叢神經麻痹(ICD-10:P14.301),排除骨性損傷及其他腦損傷

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只要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牀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4.1.4 (四)標準住院日。

標準住院日爲7–10天。

4.1.5 (五)住院期間的檢查項目。

4.1.5.1 1.必需的檢查項目

(1)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

(2)肢體X線片;肌電圖

(3) 超聲檢查

4.1.5.2 2.根據患者病情進行的檢查項目

(1)血培養、尿培養、CRP等排除感染細菌關節炎、肱骨骨髓炎

(2)血電解質、肌酶譜排除肌病,血氣,血糖乳酸丙酮酸血氨等排除代謝性疾病;

4.1.6 (六)治療方案的選擇。

根據《實用新生兒學(第4版,邵肖梅,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年)》、《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8版,胡亞美、江載芳、申昆玲,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年)》

1. 保守治療:前臂固定在上腹部以減少不適。

2. 物理療法:對肩關節、肘關節及手腕關節進行移動度活動,腕部夾板預防肌肉痙攣。

4.1.7 (七)出院標準。

度過第1周制動期,病情改善,無需要住院治療的合併症和/或併發症。

4.1.8 (八)變異及原因分析

嚴重損傷神經完全撕裂,神經神經根斷裂,治療無效或病情進展,需進一步手術治療,需進行相關檢查及治療,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增加醫療費用。

4.2 二、新生兒臂叢神經麻痹臨牀路徑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新生兒臂叢神經麻痹(ICD-10:P14.301)

患者姓名  性別年齡門診號住院號

住院日期  年月日   出院日期  年月日  標準住院日7-10天

時間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7天

□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

□病情告知

□申請相應檢查

保持前臂固定

□上級醫生查房,明確診斷

□ 請小兒外科會診

□根據病情調整治療

□繼續完善肌酶及肌電圖檢查

□預防感染,嚴格制動

□  監測黃疸及行必要治療

長期醫囑:

新生兒/早產兒常規護理

□暖箱或輻射臺

□前臂固定

監測血氧及血壓尿量

□餵養,靜脈補液維持血糖穩定

臨時醫囑

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

血氣分析

□ 血培養,CRP

□ 胸部及雙上肢X線

□    血糖乳酸丙酮酸,血

長期醫囑

新生兒/早產兒常規護理

□血氧,血壓心電監測

□前臂固定

□增加餵養量,靜脈補液

臨時醫囑

監測血糖

監測感染指標

監測膽紅素

□ 申請腹部B超

長期醫囑

新生兒/早產兒常規護理

□暖箱或輻射臺

□前臂固定

監測血氧及血壓尿量

□餵養,靜脈補液維持血糖穩定

臨時醫囑

□肌酶譜

肌電圖

□必要時完善MRI及EEG檢查

護理工作

□入院宣教

注意護理,避免再次損傷

注意出入量情況

注意血氧飽和度的變化

注意黃疸變化情況

注意患兒餵養情況

注意血氧飽和度的變化

注意操作,避免再次損傷

變異

□無  □有,原因:

1.

2.

□無  □有,原因:

1.

2.

□無  □有,原因:

1.

2.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時間

住院第8-10天

(出院日)

□ 上級醫師查房,擇期出院

□ 聯繫小兒外科康復

□ 建立隨訪檔案

臨時醫囑:

□通知出院

主要

護理

工作

□出院宣教

病情

變異

記錄

□無□有,原因:

1.

2.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