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

食材 中藥材 中醫學 食療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chéng zǐ

2 英文參考

Oranges

3 註解

Oranges橙子爲芸香科植物香橙的果實。產於我國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等地。每年10月間果實成熟時採收。剝皮取瓤囊鮮用。

橙子顏色鮮豔,酸甜可口,外觀整齊漂亮,是深受人們喜愛的水果,也是走親訪友、探望病人的禮品水果之一。它種類很多,最受青睞的主要有臍橙、冰糖橙、血橙和美國新奇士橙。橙子被稱爲“療疾佳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鈣、磷、β-胡蘿蔔素檸檬酸、橙皮甙以及醛、醇、烯類等物質。

4 橙子的別名

金球、香橙、黃橙

5 橙子的食用量

每天1~3個

不要用橙皮泡水飲用,因爲橙皮上一般都會有保鮮劑,很難用水洗淨。

6 橙子營養價值

1. 橙子含有大量維生素C胡蘿蔔素,可以抑制致癌物質的形成,還能軟化和保護血管,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和血脂;

2. 研究顯示,每天喝3杯橙汁可以增加體內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從而降低患心臟病的可能,橙汁內含有一種特定的化學成分即類黃酮和檸檬素,可以促進HDL增加,並運送低密度脂蛋白(LDL)到體外;

3. 經常食用橙子對預防膽囊疾病有效;

4. 橙子發出的氣味有利於緩解人們的心理壓力,但僅有助於女性克服緊張情緒,對男性的作用卻不大。

7 橙子的選購技巧

橙子選購技巧:首先,橙子並不是越光滑越好,進口橙子往往表皮破孔較多,比較粗糙,而經過“美容”之後的橙子,則非常光滑,幾乎沒有破孔;其次,買之前,可以用白餐巾紙最好是溼紙巾在水果表面擦一擦,如果上了色素,一般都會在餐巾紙上留下顏色;

8 橙子適合的人羣

一般人羣均可食用

1. 胸膈滿悶、噁心欲吐者,飲酒過多、宿醉未醒者尤宜食用;

2. 糖尿病患者忌食。

9 橙子食療功效

橙性微涼,味甘、酸;

具有生津止渴,開胃下氣的功效;

主治食慾不振,胸腹脹滿作痛,腹中雷鳴便溏腹瀉

10 橙子相剋的食物

橙子忌與檳榔同食。

11 橙子食用方法推薦

取新鮮橙子1個,洗淨去皮,切片,去掉橙籽後貼敷面部,每天1次,每次20分鐘,可以祛除面部色素,治療黃褐斑

12 《*辭典》:橙子

12.1 出處

食性本草

12.2 拼音名

Chénɡ Zi

12.3 別名

橙(《上林賦》),黃橙(張籍),金橙(蘇軾),金球、鵠殼(《綱目》)。

12.4 來源

芸香科植物香橙的果實。10月間果實成熟時採收.

12.5 形態

香橙,又名:蟹橙。

常綠小喬木,高達4~6米。枝細長,有長棘針。葉互生;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3.5釐米,寬約3釐米,先端尖,微凹,基部圓形或圓楔形,葉緣有淺波狀鈍鋸齒或全緣,葉脈不顯着;葉柄有闊翼。花單一,腋生,中等大;萼綠色,5裂;花瓣5,白色,稍連合成筒狀;花盤環形。果實略呈扁圓形,徑4~7釐米,果柄細,萼宿存;果皮粗糙,有皺紋,熟時黃色,易剝離,厚約4毫米,芳香;瓤囊10瓣,腎形,中柱小而充實,果肉及果汁淡黃色,味甚酸。種子約20顆,卵形而大,子葉白色,單胚。花期春季。果期秋季。

12.6 生境分佈

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均有栽培。

12.7 化學成份

橙子橙皮甙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糖類果膠維生素等。又含揮發油0.1~0.3%,其主要成分爲牻牛兒醛、檸檬烯等。另據報道,揮發油中含萜、醛、酮、酚、醇、酯、酸及香豆精類等成分70餘種。

12.8 性味

酸,涼。

①《開寶本草》:"味酸。"

②《飲膳正要》:"味甘酸,無毒。"

③《玉楸藥解》:"味苦酸,微涼。"

12.9 歸經

玉楸藥解》:"入手太陰肺經。"

12.10 功能主治

止嘔惡,寬胸膈,消癭,解酒,殺魚、蟹毒。

①《食性本草》:"行風氣,療癭氣,發瘰癧,殺魚蟲(’蟲’一作’蟹’)毒。"

②《開寶本草》:"瓤,去噁心,洗去酸汁,細切和鹽蜜煎成,食之,去胃中浮風。"

③《玉楸藥解》:"寬胸利氣,解酒。"

④《綱目拾遺》:"橙餅:消頑痰降氣,和中,開胃;寬膈,健脾,解魚、蟹毒,醒酒。"

12.11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外用:風乾燒煙燻。

12.12 注意

①《開寶本草》:①"不可多食,傷肝氣。"

②《本經逢原》:"痁瘧寒熱禁食。"

③《綱目拾遺》:"氣虛瘰癧者勿服。"

12.13 附方

痔瘡腫痛:來年風乾橙子,桶內燒煙燻之。(《醫方摘要》)

12.14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