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顱內局竈性病變

神經外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ài zī bìng de lú nèi jú zào xìng bìng biàn

3 疾病概述

艾滋病的顱內局竈性病變是指HIV病毒引起腦部的病變。出現記憶力減退、注意力與人格改變及進行性癡呆等急慢性精神症狀,有頭痛發熱偏癱、失語、大小便失禁及癲痼發作等病史。

4 疾病描述

艾滋病的顱內局竈性病變是指HIV病毒引起腦部的病變。

5 症狀體徵

記憶力減退、注意力與人格改變及進行性癡呆等急慢性精神症狀,有頭痛發熱偏癱、失語、大小便失禁及癲痼發作等病史。在神經精神症狀出現前,有淋巴腺病、厭食、疲倦或不適、體重減輕、盜汗血小板減少等病史。

意識障礙精神異常、眼底,注意乳頭水腫等顱內高壓徵表現;偏癱、偏盲、失語、顱神經麻痹神經功能障礙;腦膜刺激徵。全身皮膚、粘膜及表淺淋巴結異常。如特發性多發性出血肉瘤(Kaposi肉瘤,簡稱KS)患者可有皮膚粘膜損害,多在面頸部表現爲多發深紅或紫紅色的結節斑塊,指壓不褪色,其周圍可有黃褐色淤斑。

6 疾病病因

HIV感染

7 病理生理

具體發病機制不是很清楚。

8 診斷檢查

診斷

1.病史  詢問有無血液製品輸注史,是否爲同性戀及雙性戀、靜脈藥癮者或血友病患者。有無記憶力減退、注意力與人格改變及進行性癡呆等急慢性精神症狀,有無頭痛發熱偏癱、失語、大小便失禁及癲痼發作等病史。在神經精神症狀出現前,有無淋巴腺病、厭食、疲倦或不適、體重減輕、盜汗血小板減少等病史。是否爲艾滋病患者新出神經精神症狀及體徵。

2.體檢  注意有無意識障礙精神異常;測體溫脈搏血壓檢查視力視野、眼底,注意有無視乳頭水腫等顱內高壓徵表現;有無偏癱、偏盲、失語、顱神經麻痹神經功能障礙;有無腦刺激徵。注意全身皮膚、粘膜及表淺淋巴結有無異常。如特發性多發性出血肉瘤(Kaposi肉瘤,簡稱KS)患者可有皮膚粘膜損害,多在面頸部表現爲多發深紅或紫紅色的結節斑塊,指壓不褪色,其周圍可有黃褐色淤斑。

3.免疫學檢查  血常規淋巴細胞亞羣測定可發現:血淋細胞減少,主要是T4(OKT4和CD4)減少,而T8(OKT8或CD8)不變,T4/T8比例下降。正常比例爲1.5~2.0,艾滋病可下降到1.0以下。

4.血清檢查  採用ELISA法檢測艾滋病毒(HIV)抗體陽性者需進一步作蛋白印跡法或多聚酶鏈反應(PCR或基因擴增)進行確證試驗。最後診斷必須做確證試驗

5.其他病原學檢查  包括血液腦脊液細菌學、真菌弓形蟲等病原學檢查

6.腦電圖檢查  艾滋病性腦病時呈瀰漫性慢波。腦弓形體病除瀰漫性改變外,還有局竈性改變;腦部淋巴瘤則以局竈性改變爲主。

7.腰椎穿刺  測定顱內壓力。腦脊液一般呈非特異性炎症改變。

8.CT或MRI腦掃描  除可見艾滋病性腦病之非特異性萎縮、瀰漫性白質脫髓鞘外,尚可發現顱內有單發或多發感染性(如弓形體真菌結核等)肉芽腫或膿腫及某些惡性腫瘤(淋巴瘤、KS等)的部位及範圍。

9 治療方案

治療

1.抗艾滋病毒藥物

2.繼發於艾滋病顱內腫瘤的治療

(1)艾滋病相關Kaposi肉瘤的治療:①α-干擾素(1NF-α)與疊氮胸苷聯合治療,最大耐受劑量爲INF-α9 × 106U/d加AZT100mg,1/4h;②有內臟疾病或急進性皮膚粘膜疾病的患者接受聯合化療,使用阿黴素爭光黴素長春新鹼聯合治療。

(2)艾滋病相關淋巴瘤的治療:無有效治療方法。可試用改良的m-BACOD(甲氨蝶呤爭光黴素阿黴素環磷酰胺長春新鹼地塞米松),結合中樞神經系統的預防,繼以AZT維持治療。

3.繼發於艾滋病的顱內感染性病竈的治療

(1)腦弓形體病乙胺嘧啶0.5g/d和磺胺嘧啶0.5g/d。

(2)腦腫脹、腦結核瘤真菌性肉芽腫等的治療:參見有關章節。

4.對症治療

(1)高熱者行藥物和物理降溫。

(2)癲癎發作者使用抗癲癎藥物

(3)有顱內高壓表現者應用脫水利尿藥

5.提高免疫功能藥物

可試用大劑量丙種球蛋白(10%~12%丙種球蛋白100ml,1/3d)及胸腺素免疫增強劑

10 預後及預防

減少感染艾滋病的機會。

艾滋病的顱內局竈性病變相關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