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源流論》

清 徐大椿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方劑古今論

後世之方已不知幾億萬矣,此皆不足以各方者也。昔者,聖人之制方也,推藥理之本原,識藥性之專能,察氣味之從逆,審臟腑之好惡,合君臣之配偶;而又探索病源,推求經絡。其思遠,其義精,味不過三四,而其用變化不窮。聖人這智,真與天地同體,非人之心思所能及也。上古至今,千聖相傳,無敢失墜。至張仲景先生,復申明用法,設爲問難,註明主治之症,其《傷寒論》、《金匱要略》集千聖之大成,以承先而啓後,萬世不能出其範圍。此之謂古方,與《內經》並垂不朽者。其前後名家,如倉公扁鵲華佗孫思邈諸人,各有師承,而淵源又與仲景微別,然猶自成一家。但不能與《靈》、《素》、《本草》一線相傳,爲宗枝正脈耳。既而積習相仍,每着一書,必自撰方千百。唐時諸公,用藥雖博,已乏化機。至於宋人,並不知藥,其方亦板實膚淺。元時號稱極盛,各立門庭,徒騁私見。迨乎有明,蹈襲元人緒餘而已。今之醫者,動雲古方,不知古方之稱,其指不一。若謂上古之方,則自仲景先生流傳以外無幾也;如謂宋元所制之方,則其可法可傳者絕少,不合法而荒謬者甚多,豈可奉爲典章?若謂自明人以前,皆稱古方,則其方不下數百萬夫常用之藥,不過數百品,而爲方數百萬隨拈幾味,皆已成方,何必定雲某方也?嗟!嗟!古之方何其嚴,今之方何其易,其間亦有奇巧之法、用藥之妙,未必不能補古人之所未及,可備參考者。然其大經大法,則萬不能及。其中更有違經背法之方,反足貽害。安得有學之士爲之擇而存之,集其大成,刪其無當,實千古之盛舉。餘蓋有志而未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