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病·氣鬱化火證

中醫診斷學 中醫內科學 鬱病 中醫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ù bìng ·qì yù huà huǒ zhèng

2 英文參考

depression with syndrome of qi depression transforming into fir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定義

鬱病·氣鬱化火證(depression with syndrome of qi depression transforming into fire[1])是指氣機鬱滯,日久化火,以急躁易怒,胸悶脅脹,頭痛目赤口苦嘈雜泛酸,便結,尿黃,舌紅,苔黃,脈弦數等爲常見症的鬱病證候[1]

4 鬱病·氣鬱化火證症狀

鬱病·氣鬱化火證患者性情急躁易怒,胸悶脅脹,嘈雜吞酸口乾而苦,大便祕結,或頭痛目赤耳鳴舌質紅,苔黃,脈弦數[2][3]

5 證候分析

肝鬱化火,橫逆犯胃:氣鬱化火火性炎上,循肝脈上行,則頭痛目赤耳鳴肝火犯胃,胃腸有熱,故口乾而苦,大便祕結。性情急躁易怒,舌紅,苔黃,脈弦數,均爲肝火有餘之象。[3][3]

6 鬱病·氣鬱化火證的治療

6.1 治法

鬱病·氣鬱化火證治宜清肝瀉火,解鬱和胃[3]

鬱病·氣鬱化火證治宜疏肝解鬱清肝瀉火[3]

6.2 方藥治療

鬱病·氣鬱化火證可用加味逍遙散治療[4]

鬱病·氣鬱化火證可用丹梔逍遙散[備註]丹梔逍遙散(《古今醫統大全》):當歸白芍藥白朮柴胡茯苓甘草煨姜薄荷丹皮山梔左金丸[備註]左金丸(《丹溪心法》):黃連吳茱萸進行治療。丹梔逍遙散疏肝解鬱清熱;左金丸瀉肝和胃。如口苦、苔黃、大便祕結者,可加龍膽草大黃以瀉火通便[4]

6.3 食療

6.3.1 推薦食材

鬱病·氣鬱化火證患者建議食用芹菜菊花杏仁苦菜山楂蘋果羊肝玫瑰花[4]

6.3.2 推薦食療

[4]

1.菊花龍井茶(《飲食療法》):菊花10g,龍井茶3g,一起放入茶盅內,沸水沖泡,燜10分鐘後,代茶頻飲。

2.佛手菊花飲(《中華臨牀藥膳食療學》):佛手10g,菊花10g,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白糖適量飲用。

3.菊苗粥(《遵生八箋》):將粳米30g淘洗乾淨,將甘菊新鮮嫩芽30g洗淨切細,與粳米冰糖適量同煮成粥,早晚服食

6.4 鍼灸治療

6.4.1 方一

氣鬱化火證上脘支溝陽陵泉行間俠溪等穴爲主[5]

6.4.2 方二

[6]

選穴:以足厥陰肝經足陽明胃經穴爲主。取期門行間陽陵泉內庭支溝穴。期門爲肝之募穴,瀉之可疏肝理氣行間肝經滎穴,可瀉肝經之邪熱陽陵泉支溝配用可疏肝解鬱通絡止痛內庭胃經滎穴,能清胃降火。

隨證配穴:吐苦水者,加日月。嘔惡、口苦者,加中脘解溪

刺灸方法:針用瀉法。

7 關於鬱病

鬱病 (depression disease[7]、depression[7])爲病證名[8]。又稱鬱證(見《赤水玄珠·鬱證門》),簡稱鬱[8]。是指以心情抑鬱,情緒不寧,夜眠不安,胸部滿悶,脅肋脹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物堵塞等爲主要表現的疾病[8]。凡因七情所傷而致氣鬱痰結、血滯、食積,乃至臟腑不和而引起的種種病症均屬之[8]。臨牀常見的有肝氣鬱結氣鬱化火、痰氣鬱結及陰虛火旺等類型[8]肝氣鬱結者,精神抑鬱、胸悶脅痛腹脹噯氣、不思飲食等;氣鬱化火者,情緒急躁、頭痛目赤胸悶虛煩口苦口乾等;痰氣鬱結者,亦稱“梅核氣”;陰血不足者,亦稱“髒躁”症。

鬱病日久可以耗傷心氣營血,以致心神不安,臟腑陰陽失調鬱證可分虛實兩大類,初起多實,無不以理氣爲主;久病多虛,則以養血滋陰益氣扶正爲主。應注意理氣藥多爲香燥之品,病久陰血暗耗,自當慎用。而香櫞佛手等,其性和平,理氣而不傷陰,無論新恙久病,均可選用。[8]

鬱病藥物治療外,精神治療極爲重要。正如《臨證指南醫案·鬱證》所說:“鬱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所以醫者應關心病人的疾苦,做好思想工作,充分調動病人的積極因素,正確對待客觀事物,解除思想顧慮,樹立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戰勝疾病的信心,實有助於療效的提高。如配合氣功太極拳等治療,更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否則鬱結不解,徒恃藥石,其效不著。[8]鍼灸治療本病的效果良好[8]

鬱病可見於西醫的神經衰弱癔症焦慮症等,也可見於更年期綜合徵反應性精神病[8][8]

詳見鬱病條。

8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2. ^ [2]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21-124.
  3. ^ [3] 施洪飛,方泓主編.中醫食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86:100-103.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10.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22.
  6. ^ [6] 石學敏主編.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82-84.
  7. ^ [7]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8. ^ [8]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1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