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蔘固本丸

清熱養陰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中成藥 補益肺腎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rén shēn gù běn wán

2 概述

人蔘固本丸方劑名,出自《內經拾遺方論》卷一,又名固本丸[1]。其同名方劑約有三首。《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記載有此中成藥的部頒標準。

3 中藥部頒標準

3.1 拼音名

Renshen Guben Wan

3.2 標準編號

WS3-B-0010-89

3.3 處方

人蔘 75g 地黃 150g 熟地黃 150g 山茱萸酒炙) 150g 山藥 300g 澤瀉 150g 牡丹皮 150g 茯苓 150g 麥冬 150g 天冬 150g

3.4 製法

以上十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 100g粉末加煉蜜80~ 100g,製成大蜜丸,即得。

3.5 性狀

本品爲棕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3.6 鑑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 4~ 6μm。澱粉粒三角狀卵形或短圓形直徑24~40μm,臍點短縫狀或人字狀。草酸簇晶直徑20~68μm,棱角銳尖。薄壁組織灰棕色至黑棕色細胞多皺縮,內含棕色核狀物。果皮表皮細胞橙黃色,表面觀類多角形,垂周壁略連珠狀增厚。薄壁細胞類圓形,有橢圓形紋孔,集成紋孔羣。草酸簇晶存在於無色薄壁細胞中,有時數個排列成行。

3.7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 2頁)。

3.8 功能與主治

滋陰益氣,固本培元。用於陰虛氣弱,虛勞咳嗽心悸氣短骨蒸潮熱腰痠耳鳴遺精盜汗大便乾燥

3.9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 1丸,一日 2次。

3.10 規格

每丸重 9g。

3.11 貯藏

密閉,防潮。

4 人蔘固本丸介紹

4.1 藥品類型

中藥

4.2 藥品名稱

人蔘固本丸

4.3 藥品漢語拼音

4.4 藥品英文名稱

4.5 成份

4.6 性狀

4.7 作用類別

4.8 適應症/功能主治

滋陰益氣,固本培元。用於陰虛氣弱,虛勞咳嗽心悸氣短骨蒸潮熱腰痠耳鳴盜汗大便乾燥

4.9 規格

每丸重9克

4.10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4.11 禁忌

4.12 不良反應

4.13 注意事項

1.忌油膩食物。

2.服用本品同時不宜服用藜蘆五靈脂皂莢或其製劑;不宜喝茶和喫蘿蔔,以免影響藥效

3.感冒病人不宜服用。

4.高血壓患者慎用。

5.本品宜飯前服用。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兒及孕婦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7.服藥二週或服藥期間症狀無改善,或症狀加重,或出現新的嚴重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去醫院就診。

8.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9.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10.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1.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4.14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4.15 藥理作用

4.16 備註

請仔細閱讀介紹並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5 內經拾遺方論》卷一方之人蔘固本丸

人蔘固本丸又名固本丸。出自《內經拾遺方論》卷一[1]

5.1 組成

人蔘二兩,炒天門冬、炒麥門冬生地黃熟地黃各四兩[1]

5.2 製法用法

爲末,煉蜜爲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六十丸,空腹溫酒或淡鹽湯送下[1]

5.3 功能主治

功能滋陰清熱,補肺益腎。治脾虛煩熱,金水不足,及肺氣燥熱,作渴作嗽,或小便短赤,澀滯如珠,大便燥結陰虛有熱之症[1]

6 《簡易方》引《葉氏錄驗方》(見《醫方類聚》卷一五○)方之人蔘固本丸

6.1 別名

二黃丸地黃丸固本丸、生料固本丸

6.2 組成

生地黃(洗)1兩,熟地黃(洗,再蒸)1兩,天門冬(去皮)1兩,麥門冬去心)1兩,人蔘半兩。

6.3 功效

扶元潤燥滋陰養血,清金降火,補精益腎。

6.4 主治

虛勞肺腎陰虛咳嗽痰血盜汗自汗虛熱燥渴,小便短赤;反胃,津枯胃燥者;肺勞虛熱真陰虧損,咳嗽失血自汗盜汗,水泛爲痰。

6.5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溫酒、鹽湯送下。

6.6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6.7 用藥禁忌

中寒人不可服。

6.8 各家論述

1.《醫方類聚》引《葉氏錄驗方》:夫人心生血,血生氣,氣生精,精盛則鬚髮不白,顏貌不衰,延年益壽;其夭瘀者,多由服性熱之藥,不能滋生精血也。而藥之滋補者,無出生熟地黃,天麥二門冬,人徒知服二地黃。而不知以二門冬爲引也。蓋生地黃能生精血,用天門冬引入所生之地,熟地黃能補精血,用麥門冬引入所補之地,四味互相該載;本草又以人蔘爲通心氣之主使,五味並歸於心。而藥之滋補,誠無過此,

2.《醫方集解》:此手太陰足少陰藥也。肺主氣,而氣根於丹田,故肺腎爲子母之髒,必水能制火,而火不刑金也,二冬清肺:二地益腎水人蔘補元氣,氣者水之母也,且人蔘之用,無所不宜,以氣藥引之則補陽,以血藥引之亦補陰也。

3.《成方便讀》:夫虛勞一證,有陰虛陽虛之分,其由於陰虛者,皆始於腎,而終於肺。以腎水不足,則虛火凌逼肺金,金受火刑,不能生水。於是腎愈虛,金愈燥,煎熬焚灼,不至同歸於盡不止也。故以二地滋腎水,二冬保肺金,然二地二冬,皆重濁滋膩,有質而無氣。雖有補腎保肺之能,而不能使金水相生循環上下,不得不賴人蔘之氣厚力足者,從中而贊助之,且脾胃者中流砥柱肺腎陰虛之盛者,總宜以甘藥補中,使上下受蔭耳。

6.9 附註

二黃丸(原書同卷)、地黃丸(《普濟方》卷二二六引《如宜方》)、固本丸(《醫方類聚》卷七十引《簡奇方》)、生料固本丸(《醫略六書》卷二十二)。

7 解圍元藪》卷三方之人蔘固本丸

7.1 組成

白朮4兩,沒藥5錢,沉香5錢,天麻1兩,青皮1兩,人蔘1兩,白芷1兩,蒼耳子2兩,烏藥3兩,紫蘇1兩5錢,甘草5錢。

7.2 主治

手足攣痛,晝靜夜劇,歷節大風腰腿痛口眼斜

7.3 用法用量

每服百丸,用白朮、桂心、防風人蔘柴胡甘草川烏當歸防己芍藥赤茯苓生薑大棗煎湯送下。

7.4 製備方法

上爲末,酒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8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