胼胝體動靜脈畸形切除術

手術 腦血管疾病的手術 大腦半球深部動靜脈畸形切除術 神經外科手術 顱內動靜脈畸形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pián zhī tǐ dòng jìng mài jī xíng qiē chú shù

2 英文參考

resection of corpus callosal AVMs

6 ICD編碼

38.6104

7 概述

胼胝體動靜脈畸形病變位置雖然深在,但幾乎都在大腦縱裂底部的腦表面。在Yasargil的34例手術病人中,30例(88.2%)效果良好,不良者僅1例。手術有時累及胼胝體亦未見術後發生裂腦綜合徵胼胝體AVM根據其部位不同,分爲胼胝體前部AVM、胼胝體中部AVM和胼胝體後部AVM三種類型(圖4.4.3.3.1-1)。

胼胝體AVM的靜脈引流可分三型:①引流至深部室管膜下靜脈、透明隔靜脈大腦靜脈,到大腦大靜脈,是最常見的類型;②除引流到大腦大靜脈外,尚引流到上矢狀竇或下矢狀竇;③僅向上引流到上矢狀竇,最爲少見(圖4.4.3.3.1-2)。手術時對所有胼胝體AVM的引流靜脈都要加以保護,以防止術中腦腫脹和自發出血

前、中部的胼胝體AVM,供血動脈主要是胼周動脈、胼緣動脈、透明隔動脈和穿通動脈。引流靜脈多匯入透明隔靜脈或上、下矢狀竇。前部AVM多呈三角形。中部AVM多呈球形,基底在胼胝體,並可在扣帶回下面向側方擴延,AVM的尖端指向室間孔(圖4.4.3.3.1-3)。

胼胝體後部AVM可以在胼胝體內,亦可向外側的側腦室擴延。多呈球形,基底部在胼胝體內,尖端在側腦室內側壁。供血動脈多由胼周動脈,深部亦可見透明隔動脈和來源於前交通動脈的穿支,有時大腦動脈的頂枕動脈脈絡膜動脈也參與。最常見的引流靜脈是通過三角區內側靜脈(medial atrial vein)圍繞AVM的外側和內側,在大腦大靜脈的末端下面入大腦大靜脈。當直竇狹窄或閉塞時,有時引流靜脈亦可入基底靜脈。通過皮質靜脈入上或下矢狀竇者很少。極少見的情況下,可接受來自第三腦室脈絡膜血管的供應。胼胝體動靜脈畸形影像學表現見圖4.4.3.3.1-4。

8 適應

胼胝體動靜脈畸形切除術適用於:

1.有蛛網膜下腔出血史者。

2.直徑<4cm的中、小型AVM。

9 禁忌症

1.累及雙側範圍較大或向下侵入透明隔者。

2.直徑>4cm的巨型AVM。

10 術前準備

1.術前必須有正確的定位診斷。近年來由於影像檢查技術的進步,CT、MRI、DSA等臨牀應用日益廣泛。對病變的部位及與周圍結構的關係術前應詳加分析,以便選擇合適的手術入路,爭取獲得最好的顯露,儘可能地避開顱內重要結構,增加手術的安全性和爭取良好的效果。

2.皮膚準備,手術前1天先用肥皂及水洗淨頭部,手術當日晨剃光頭髮。也可在手術前夕剃頭。

3.手術當日晨禁食。可在手術前日晚灌腸,但有顱內壓增高時,應免去灌腸,以免引起病情突然惡化。

4.術前晚可給苯巴比妥0.1g口服,以保證安靜休息。術前1h再給苯巴比妥0.1g,阿托品0.4mg或東莨菪鹼0.3mg肌注。

11 麻醉體位

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前部與中部AVM取仰臥位,頭部抬高,頸部輕度前曲。後部者取坐位,或俯臥位

12 手術步驟

12.1 1.前、中部AVM切除術

(1)切口:除病變顯著向左側延伸外,均採用右側切口。額頂皮瓣,骨瓣長約6cm,寬約4cm,硬腦膜呈半圓形切口,基底位於矢狀竇側(圖4.4.3.3.1-5),取大腦縱裂前方入路。

(2)顯露胼胝體:在額葉內側緣選擇無橋靜脈處,順額葉的內側面向下分離。在顯露胼胝體前,大腦縱裂大腦鐮與大腦皮質之間的蛛網膜粘連要加以分離。如透明隔靜脈是主要的引流靜脈,允許將1~2支引流入矢狀竇的橋靜脈離斷以利開擴術野。但如果主要靜脈是直接引流到矢狀竇的皮質靜脈,則不可切斷,必須等手術的最後階段處理。

(3)阻斷供血動脈:一旦AVM露出,即應找出向病變供血的胼周動脈分支,並將這些供血動脈分支離斷,但不可將胼周動脈的主幹損傷。同法可以顯露對側胼周動脈向病變區供血分支,偶爾在畸形團大的一側,可有胼緣動脈和額極動脈供血的分支,這些血管也要電凝後切斷,這時主要供血的動脈已全部被阻斷(圖4.4.3.3.1-6)。

(4)遊離病變:胼周動脈被分出後,即可在胼胝體上將AVM向內側或外側移動,進一步從周圍腦組織中將AVM分離。常常在胼胝體AVM周圍有一薄層膠質帶,呈黃橙色,沿此層遊離,不僅容易進行病變分離,而且可防止周圍正常腦組織損傷分離AVM時要盡力離開引流靜脈,如果AVM是在胼胝體的前部,則分離應先從AVM的前部開始,因爲此時透明隔引流靜脈居於病變後方。但如,AVM居於胼胝體的中部,分離應首先由病變的後方開始,因爲引流的透明隔靜脈位於AVM的前方(圖4.4.3.3.1-7)。另外,分離也要在胼胝體的上方外側開始,因爲這些病變常常位於中線旁。

胼胝體內的AVM,可見一些來自側腦室頂部胼胝體與室管膜相連處小的供血動脈。靠近室間孔的前聯合上,AVM的頂端也可見到1、2支供血動脈。要用電凝將所有供血動脈加以離斷。室管膜下血管非常脆弱,宜用較弱的電流。有時一些來自脈絡組織的供血血管亦應予以阻斷。在手術的這一步驟,特別重要的是保護好丘紋靜脈大腦靜脈,使之不受損傷

(5)切除病變:當AVM全部從供血動脈和主要靜脈離斷後,再電凝透明隔靜脈、將畸形血管團切除。透明隔靜脈恰在穹隆柱外側走行,此穹隆柱形成室間孔的前界,並與透明隔相連,術中一定要保護好穹隆不受損傷。少數情況下,主要引流靜脈是通過上或下矢狀竇,應在最後離斷這些引流靜脈

(6)關顱:在關閉切口之前,要使收縮血壓達正常後,至少觀察15min,看是否止血確實。

12.2 2.胼胝體後部AVM切除術

(1)切口:頭皮切口適與前、中部者相反,皮瓣的基底部位於枕外粗隆水平,向後翻轉。皮瓣長6cm,寬4cm,過中線約2cm(圖4.4.3.3.1-8)。除非病變偏左,否則一律用右側切口。亦可做遊離骨瓣或帶蒂骨瓣翻向顳側。硬腦膜做半圓形切口翻向矢狀竇。手術操作方法基本與前、中部者相同,只不過由頂枕部開顱。

(2)離斷供血動脈:用自動牽開器沿縱裂將腦向外輕輕牽開,首先顯露四疊體池,在透明部先切開蛛網膜,逐漸擴大,直到胼胝體壓部和能看清大腦大靜脈爲止(圖4.4.3.3.1-9)。然後在環池右外側角,即在扣帶回峽部的內側與四疊體池相接處,切開環池,找到大腦動脈小腦動脈的環池段,沿胼胝體後部側面認清前方的胼周動脈血分支,予以電凝離斷。然後看清後部的供血分支亦給以切斷,後部的供血分支來自四疊體池內的大腦動脈的頂枕支。

(3)切除AVM:供血動脈一一切斷後,開始切除AVM。在距狀裂前胼胝體旁約1cm處切開皮質進入胼胝體壓部旁區,對着右側腦室的方向進行遊離,直到看見AVM爲止。從正常腦組織中游離病變時要按向上向前的方向進行。與大腦大靜脈AVM不同,此部AVM的基底部沒有丘腦後穿通支供血。壓部AVM在靠近側腦室三角區內側靜脈的起始部引流入該靜脈。此引流靜脈予以電凝切斷(這個三角區內側靜脈壁非常脆弱,電凝時應注意使用弱電流凝固),然後將AVM切除。如果AVM僅位於胼胝體內,可在其表淺部位切開、遊離,而不需從壓部旁區入手。

13 中注意要點

1.在翻轉硬腦膜瓣時,注意不要損傷大腦靜脈,同時也不要把切口切入矢狀竇內。

2.將腦向外側輕輕牽拉,但不能將矢狀竇向中線過度牽拉,以免壓迫矢狀竇。有時大腦鐮的下緣恰在扣帶回上方,在下方腦回之間可有很多粘連,對這種變異,胼緣動脈亦可在扣帶回上走行,容易誤將扣帶回認爲已到胼胝體,並將胼緣動脈誤認爲是胼周動脈

3.有時腦池呈藍色,與粗大靜脈不易區別,腦池上的蛛網膜常常增厚變暗,需要輕柔的分離直到透明可見。

4.在處理後部供血動脈時,要返回環池中操作,因爲有時供應AVM的大腦動脈頂枕支和禽距支也起源於環池內。

14 術後處理

開顱術後有條件時,應進行ICU術後監護。無監護條件時也應嚴密觀察病人的意識瞳孔血壓脈搏、呼吸和體溫變化,根據病情需要每15min~1h測量觀察1次,並認真記錄。若意識逐步清醒,表示病情好轉;如長時間不清醒或者清醒後又逐漸惡化,常表示顱內有併發症,特別是顱內出血,必要時應做CT掃描,一旦證實,應及時送手術室,清除血腫,徹底止血。有嚴重腦水腫者,則應加強脫水治療。開顱術出血較多者,術後應注意充血容量,維持正常血壓。但輸血、補液不宜過多過快,以免加重腦水腫。呼吸道應保持通暢,短期內不能清醒者應行氣管切開。術後應給予吸氧。

麻醉未清醒前應仰臥或側臥。清醒後應予牀頭抬高20°~30°,以利於頭部血液迴流,減輕水腫反應

手術切口有引流者,術後24~48h內應嚴密觀察引流量,敷料溼時應及時更換。拔除引流後,無菌切口一般無需再換藥,直至拆線。但有感染徵象或已感染切口,或有滲漏者應及時更換敷料。

術後24~48h一般不予飲食,以免嘔吐。頻繁嘔吐可增加顱壓,爲術後一大禁忌。吞嚥障礙病人,食物易誤吸入氣管,引起窒息吸入性肺炎,必須在完全清醒後,試行少量進食,證明無問題時方可進食。

應行腦血管造影複查。

15 併發症

1.由於AVM是一異常的血管團,血供極爲豐富,如切除不完全或電凝止血不夠確實,術後病人躁動或血壓升高,極易發生術後出血形成顱內血腫。一旦發生,應立即再次手術,予以徹底止血

2.大型高流量並有慢性進行性腦缺血症狀的病人,AVM切除後可出現“正常灌注壓突破”,導致難以控制的腦腫脹和出血。主要在於預防。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