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臺玉案》

明 孫文胤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發熱門

世間發熱數種。治各不同。而外感內傷乃大關鍵。然外感之熱與內傷之熱。又有虛實之分。醫者不可不辨。如傷感發熱實邪入衛。與陽氣交爭而爲外熱。其脈緊而有力。此發於正冬之時也。類傷寒發熱。冬傷寒不即病。至春變溫。至夏變熱。又有一種天行瘟疫熱病。多發於春夏之間。沿門閣境相同者。此天地之疫氣。時令不正。乍寒乍熱之感也。病有發喘者。熱則息粗。而氣不循序也。病有發嘔者。胃中有熱而火炎上也。有鼻窒者。熱客陽明。而鼻脹也。又有一種冬瘟之病。治之非其時。而有其氣。蓋冬寒時也。而反病溫焉。此天時不正。陽氣反泄而熱也。又有一種時行寒疫。卻在冬溫之時。此亦天時不正。陰氣返逆而熱也。又有夏月傷暑之病。雖屬外感。卻類內傷。與傷寒大異蓋寒傷形寒邪客表。有餘之症。故宜汗之。暑傷氣元氣爲熱所傷而耗散。其脈虛遲而無力不足之症。又有因時暑熱。而過食冷物。以傷其內。或過取冷風。以傷其外。此則非暑傷人。乃因暑而自致之病也。若夫飲食勞倦內傷元氣。其熱晝夜兼發。或晝重夜輕。口中無味。是陽氣自傷不能升達於陰分。而爲內熱。乃陽虛也。故其脈大而無力。屬肺脾。內傷色慾發熱午後發熱至半夜止。口中有味。是陰血自傷不能制火。陽氣升騰而爲內熱。乃陽旺也。故其脈數而無力。屬心腎。陰陽兩傷晝夜發熱。煩渴不止。鼻幹者有內傷飲食。類傷寒初症。但右手脈氣口緊盛。身體不痛爲異。有內傷思慮。神昏恍惚。眼燒而發熱者。有內傷生冷。鬱遏陽氣發熱者。有因服金石炙爆夜臥火坑。或火烘衣服。久則蘊積熱毒。脈浮大此屬實熱。有因銷礫腎水相火炎上。口燥煩渴。精神短少。脈細小。此屬虛熱。有氣分實熱血分實熱。血氣俱實熱。有氣分虛熱血分虛熱。血氣俱虛熱骨蒸熱。有心熱。熱在血脈日中面赤心煩喜哭。瘡瘍自汗掌中熱舌幹是也。有肺熱。熱在皮毛。日西甚。上氣喘急。咳嗽咽痛肩背痛鼻流血是也。有脾熱。熱在肌肉。遇夜猶甚。怠惰嗜臥。面黃腹脹口甜流涎。易飢體重是也有肝熱。熱在肌肉之下。骨之上。寅卯尤甚。脅疼目痛淚出頰腫。頭旋筋急。多怒是也。有腎熱。熱在骨間。夾子時甚。兩足手心如火多睡。溺澀口乾。足腫是也。有五心煩熱。乃陰虛火盛也。有胸中煩熱頭昏口燥。乃心內煩躁。無外熱仍分虛實。若因汗吐下後。津液去多。五內枯燥者。皆屬虛也。若不因汗吐下後而得者是實。有潮熱。若傷寒日晡發熱。乃胃實。別無虛症。其餘當審其虛實。如前有面獨熱。是陽明經氣盛有餘。或風熱上升也。然積病最能發熱。多夜分腹肚熱甚也。經曰治病必求其本。風熱。痰熱。溼熱。三者尤百病之根本。宜詳審之。如風熱頭目腫痛。眩暈眼昏目赤耳聾鼻塞口燥舌幹斑疹之類。皆風熱炎上之所爲也。如痰熱。咽痛喉閉膈噎胸痞顛狂驚悸之類。皆痰火凝滯中焦之所爲也。如溼熱泄瀉下痢。水腫鼓脹。黃膽遺精白濁。疝痛香港腳。腰膝痛皆溼熱下流之所爲也。治者於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收之。甚熱之氣以汗發之。內熱者下之。外熱者發之。虛者補之。庶無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