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臺玉案》

明 孫文胤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痞塊門

(附嘈雜呃逆)痞者否塞之意也。從病從否。故有痞之名焉。又以其堅實有形。故又名之曰痞塊。然是物也自成塊。各自成塊者易治。並而成塊者難消然果何以辨之。察其脈視其形而已矣。脈弦爲痰。脈滑爲食。脈芤爲血。三脈俱見。則並而成塊也。以其形而言之。宿食成塊者。居於中脘視之則無形。按之則有質。在腸胃之間。以人之飲食。皆入於胃。故不在皮裏膜外。其在皮裏膜外者。皆痰與血。蓋痰能流注於脂膜血能營運於皮肉。痰積而不流。則脂膜之間爲其所據。而有形可見。血瘀而不行。則皮肉之間爲其所礙。而亦有形可見也。欲辨痰與血之異亦審其痛之何如耳。痛甚者爲血。痛不甚者爲痰。又手推不動者爲血。手推易動者爲痰。以熱物熨之而痛緩者爲血。熨之而無所覺者爲痰。此痰與血之辨也。若痰血相成者。何以辨之。塊之所漸而大者是也。蓋先有死血。而又有痰。以裹之則以漸而大。先有積痰。而又有血。以並之亦以漸而大。若單是血。或單是痰。無相併相裹之物。只如初起之形而已。何至以漸而大乎。然宿食成塊。亦未有不資於痰與血者。是何也。蓋飲食所傷者。惟中脘作痛。或按之硬實而已。初未嘗如彈丸之形者。使不資於痰與血。何以成塊乎。必先有硬飯。或魚與肉。或餛飩米團之類。一時失嚼誤咽。停於胃中。經月不能消化。礙其道路。血流過其處。又裹一層。痰與血共相裹之。則不能不成塊矣。裹一層則大一層。故始如彈丸。久則如杯如碗。其初尚隱於胃中。猶有質而無形。其後漸大。則腹皮頂起。而形外見矣。又有時升時降。時隱時見者。乃氣塊也。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按之不見塊。不按又若有形。而漉漉作聲。乃停飲也。非塊也。此才論其塊雲耳。然以其在人而言。則雖各有專病。又不可拘也。如婦人之塊。多惡血而亦有氣成者。小兒之塊。多食積而亦有痰成者。易怒之人。多氣癖而亦有血成者肥胖之人。多痰飲而亦有食成者。當問其得病之由。或偶傷食。自此日而起始也。或毆受氣者。自此而起。或偶因負重勞力。自此日而起者。或平素有鬱痰膠固。偶發作而起者。在婦人。必審其月事之通閉。在小兒。必審其飲食之多寡。皆當以意求之不能盡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