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女科證治》

清 竹林寺僧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脾虛經閉

脾胃傷損,飲食減少,氣耗血枯,而經不行。宜補脾胃,養氣血氣血充盈,則經自調矣。忌用通經之藥,恐損中氣陰血亦幹,誤成癆瘵,則不治矣。宜先服加減補中益氣湯,再服調經烏雞丸

加減補中益氣湯

人蔘去蘆,三錢)黃(蜜炙白朮蜜炙白芍(酒炒)當歸身(酒洗)川芎(酒洗)陳皮(各一錢)柴胡(七分)炙甘草神曲(炒)麥芽(炒,各五分)姜棗爲引。

調經烏雞丸

白毛烏骨未燉雄雞一隻,約重一斤。以糯米餵養七日,勿令食蟲蟻。以繩縊死,幹其毛,去肚內雜髒不用。納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各二兩於雞肚內。以好酒十碗,文火煮爛,取出肚內藥,將雞連骨用桑柴火焙乾。仍以前煮過藥酒雞汁,又浸又焙,至雞骨肉枯爲度,研極細末。再用人蔘去蘆)五錢,肉蓯蓉(酒浸焙)、破故紙(炒)、砂仁(去殼)、當歸身(酒炒)、白朮蜜炙)、川芎(酒洗)、丹蔘茯苓(去皮)、甘草蜜炙)、杜仲(鹽水炒)各一錢、香附米(四制者)四兩。共研細末,入雞骨絞肉和勻,酒面糊丸,空心米湯下五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