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女科證治》

清 竹林寺僧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二十五六歲經證

婦人二十五六歲,血海虛冷,經脈不調,腰腹疼痛。或下白帶,或如魚腦,或如米泔,信期不定,每月淋漓不止。面色青黃,四肢無力,頭暈眼花,此氣血兩虛也。補經湯溫經丸主之。

補經湯

當歸鹿茸(酥炙)香附(童便制,各七分)白芍川芎熟地(各六分)黃(蜜炙白朮蜜炙白茯苓黃芩(酒炒)陳皮(去白)砂仁人蔘阿膠(炒)小茴山茱萸(各五分)沉香甘草(各二分)玄胡索(五分)姜三片,水煎,空心服。如咳嗽潮熱,加五味子杏仁(去皮尖)各五分,竹瀝少許。

溫經丸

人蔘砂仁(各五錢)白朮蜜炙川芎熟地當歸厚朴薑汁制香附(各一兩,童便制)夏金砂銀蟲砂側柏葉(各二兩)殭蠶(炒)防風(各五分)粉甘草(二錢五分)上爲細末,分作三股聽用。烏骨雄雞一隻,要三四年老大者。用竹刀殺死,除去血毛頭足肛內雜髒不用,水洗。將陳老酒一大碗,將研過藥末納一股於雞肚內,一股入酒內。以文武火煮極熟,將雞骨肉折開,再用原汁熬幹。將雞骨肉並藥末曬乾或焙乾,研極細末,將留下一股藥末投入雞絞肉內,和極勻,糯米飯爲丸。每日空心酒下五十丸。